【梅花短評】賴清德團隊昧於知己知彼 自陷國安險境 

黃埔建軍百年校慶,三軍儀隊全軍禮迎接總統蒞臨。圖/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黃埔建軍百年校慶,三軍儀隊全軍禮迎接總統蒞臨。圖/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主筆室/梅花媒體集團

無法感受黃埔的榮耀,更沒有凝聚國人團結共識,黃埔建校一百週年校慶在爭議、紛擾中落幕,曝露出賴清德總統及其國安團隊無法知己知彼,空有旺盛企圖心,誤判國內、國際形勢,一意孤行,成為決策最大盲點,使台灣國安自陷空前困境。

賴清德國安團隊的最大亮點就是打破傳統,由非軍人背景的顧立雄出任國防部長,希望能落實「文人領軍」的目標。顧立雄上任以來也展現積極作風與企圖心,但他畢竟缺乏軍事素養與背景,對許多事情一知半解,導致思維與決策相互矛盾。

顧立雄希望軍政、軍令分開,國防部長專注軍政層面,他新官上任三把火,號稱推動軍務革新,取消踢正步、刺槍術等都是與軍令系統有關的軍事教育訓練與管理,反而侵犯了軍令系統,與他的中心目標背道而馳。

多年參與國安事務的退休將領指出,沒有三到五年的參與及學習,難以真正理解、掌握軍事國防事務,賴清德的國安團隊拼裝車匆匆上陣,表現荒腔走板並不令人感到意外。顧立雄如此,賴清德不遑多讓。

賴清德在黃埔百年校慶的表現可以說是令人震駭,三軍儀隊以最高規格的全軍禮迎接總統蒞臨會場,代表了國軍對總統的效忠,賴清德應認清百年校慶的時代意義,彰顯黃埔的榮耀與驕傲,為國軍官兵加油打氣,同時凝聚國人為國防共同努力的共識。

但賴清德卻聚焦充滿爭議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分化「真陸官」、「假黃埔」,以及不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凸顯為了遂行個人政治意志,他可以不計手段與後果,在內部製造敵人,打擊異己,完全誤判當前國內與國際政治形勢。

被全世界奉為軍事圭臬的《孫子兵法》特別強調「知」的重要性,「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成為至理名言,因此,身為國家領導人必須「知己知彼」,對國軍現況與國家安全情況必須要充分了解。在知彼部分,必須要了解台灣主權對中共扮演何種角色?大陸軍隊實力到底強到何種程度?520總統就職演說後,中共立刻在523、524進行軍演,這表示大陸早有全盤準備因應。

美國「蘭德公司」針對台海戰事做過18次兵推,結果都是台灣失敗,中共勝利,台灣是否有認真了解到底輸在哪裏?台灣對自我太不了解,毫無目標、準則的縮減兵力,現在連負責總統府維安的憲兵人員編現比都偏低,賴清德與國安團隊仍然如鴕鳥般迴避這些迫切國安議題。

賴清德嚴批「首戰即終戰」是投降主義引發「引戰」議論,他不思備戰無法避戰,仍硬拗是要展現保家衛國的決心,其實真正反射的是他推動台獨的野心,以及仇中、反中、好戰心態。

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日前表示,儘管對菲律賓的脅迫行為,中國大陸「決心要穩定美中關係,不要製造會升高為不可預測及危險的摩擦與緊張」;台海兩岸對黃埔的歷史性貢獻出現難得共識,這些都是降低兩岸緊張情勢的良好契機,只是賴清德以為美國可為後盾,或中共不敢對台發動軍事攻擊,他無視台海軍力均衡失控的事實,由於無法知己知彼,偏差的決策可能引戰。外國專家所稱,台灣沒有最危險,只有更危險顯然不是危言聳聽。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