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奎博/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
2016年5月,蔡英文當選中華民國總統,直接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導致兩岸官方交流中斷,中共當局則反應愈來愈強。後來,加上新冠疫情的阻隔及政治操弄,使得兩岸社會都感受到相互間緩步上升的敵意螺旋。
中共當局應知其對台政策從和平交流變成文攻武嚇,對爭取台灣民心沒有太多好處,但這些年,面對篤信(或「賭信」)中共不會真正對台動武、從「抗中保台」和「親美仇『陸』」撈取政治好處等「一小撮台獨頑固分子」,中共當局除了繼續前述的對台施壓,也相對應地採取更多的法律手段以嚇阻「台獨分裂行徑」。
換言之,中共當局明顯地感到這些年民進黨政府「『法理台獨』、『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等分裂行徑」愈演愈烈,所以從2005年3月《反分裂國家法》,到2015年7月新版《國家安全法》等維護統一的法律,再到本(2024)年6月「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及包括無追訴期限制、可判死刑在內的22條定罪量刑新規範,均可對應到台灣的政局演變。
《反分裂國家法》主要是因應「一邊一國」的陳水扁,新版《國家安全法》主要不是針對各方預期即將勝選上台的蔡英文,但正好藉以強化包括台、港、澳人民在內「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共同義務」,而所謂的「22條懲治台獨新規範」,很清楚地就是針對蔡英文8年執政以及賴清德上任後繼續大玩「類兩國論」的法律回擊與嚇阻。
究其實,中共當局擴大對台法律戰,背後的因素還是政治。這牽涉到中共當局認為台灣內部台獨、「去中國化」的聲量與行動愈來愈大,以及認為美國只強調維持現狀、台海和平穩定,譴責中共當局威脅使用武力及外交打壓台灣,卻給「漸進式台獨」、主張「台灣國家正常化」的民進黨政府錯誤訊號,並掏空美陸三公報針對台海的政治基礎。
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還影響了兩岸經濟合作的氛圍,若干台灣企業因此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互動以降低風險。經濟上的「緩脫鉤」趨勢如果持續,不僅將削弱兩岸經濟互利的基礎,也會給一些人見縫插針的機會。
只有統一這一個主張的中共當局,不會不知道兩岸政治、經濟之間的相互影響,但目前也只能靠自身態度和實力採取政治緊縮,先從多方試圖壓制台獨勢力,以免「積重難返」。
在台灣,心中不喜中華民國又不敢拋棄它、有著「台灣國家正常化」夢想的獨派執政高層,究竟不戰、不和、不降能拖多久,真有盤算嗎?可以給台灣人民一個較清楚的未來兩岸關係路線圖,讓人民知道未來的兩岸圖像可能是什麼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