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是大陸「新三寶」,其中鋰電池廣泛運用在電子產品之中。一份報告指出,大陸即將進入「退役」鋰電池增長期,由於目前回收技術良好,預計到2030年鋰電池回收市場規模有望突破人民幣千億元。
目前,鋰電池中的鋰、鎳、鈷、錳、銅、鋁等金屬資源愈發稀缺,急需從廢電池中回收金屬。根據《2023中國鋰電產業發展指數》指出,中國即將進入鋰電池退役增長期,預計到2030年廢舊鋰電池回收量將超過100萬噸,是2022年的5倍;鋰電池回收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速達到26%。
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近日在北京召開「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全產業鏈座談會」,與會者包括重點金屬原料生產、動力電池生產、汽車生產、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等企業。
由於此前大陸財政部等4部門印發《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自2016年起車商對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必須提供不低於8年或者12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的品質保證期限,因此今年起將有首批鋰電池「退役」。
據了解,目前鋰電池關鍵材料中,鎳、鈷、錳的回收率達到99.6%,鋰的回收效率也達到了91.0%,鋰電池回收市場相當有潛力。
大陸動力電池和電池材料相關生產企業紛紛布局電池回收產業,到2023年底,已建成100萬噸動力電池實物量回收產能,可回收鋰10萬噸以上,是全球第一。去年大陸鋰電材料回收利用鋰產量6萬噸,全球占比75%,占大陸鋰鹽原料比重9%。
「鋰電池電動車要發展到2、3千萬輛,時隔5到8年就會淘汰一批鋰電池出來,不單是鋰,還有鈷、鎳、銅,這都是一大筆財富和寶藏!」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預計,到2030年城市礦山碳酸鋰回收利用將會達到15到16萬噸。做到這一點,需要採取多種措施,特別是要統一回收標準和規格,加大研發回收技術,推動鋰礦行業的高品質發展。
近1、2年內,大陸電池回收企業註冊數量大幅增長,2023年註冊數量達到4萬8351家,占中國目前存續狀態的電池回收企業總數的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