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傳台籍志願兵在俄空襲烏克蘭殞命 友人稱受傷住院治療中

俄烏戰爭開戰迄今,已有大批國際志願軍或傭兵投入戰事。資料圖片/取自基輔獨立報《YouTube》官方頻道
俄烏戰爭開戰迄今,已有大批國際志願軍或傭兵投入戰事。資料圖片/取自基輔獨立報《YouTube》官方頻道

※1830更新:友人傳訊仍在醫院治療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迄今已超過3年半,雙方財物損失已難統計,更面臨嚴重死傷,其中更包括許多投入戰事的國際士兵,包括傭兵與所謂的志願兵。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周二(12日)報導,據知情士兵透露,俄羅斯導彈上個月襲擊烏克蘭中部克羅皮夫尼茨基(Kropyvnytskyi)附近一處軍事訓練營的餐廳,造成至少12名外籍志願兵死亡,包括來自台灣、美國、哥倫比亞、丹麥等地的士兵。這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對外籍戰士最致命的攻擊之一。

《中時電子報》稍早指出,《紐約時報》報導中提及的台灣籍士兵透過友人捎回訊息,表示自己在空襲中受傷,目前仍在醫院接受治療。根據了解,這位台灣籍士兵為中華民國國軍海軍陸戰隊退伍,目前已經在烏克蘭待了2年。

這起攻擊發生在當地時間7月21日的午餐時間,當時新兵們正聚集在餐桌上用餐。一名來自美國佛州的志願兵表示,爆炸聲震耳欲聾,碎片四散,連附近樹木也劇烈搖晃。爆炸後,餐廳附近滿是死傷士兵的遺體,場面觸目驚心。他目擊至少15人死亡,超過100人受傷。襲擊還引燃了營地的彈藥庫,引發連續爆炸,碎片和彈片四處飛散,進一步加劇傷亡。

這名美國士兵透露,事發前營地的防空警報並未響起,且現場缺乏急救設施,救援工作極為困難。他親自為重傷士兵使用止血帶,並協助將傷者送往救護車、卡車及民用車輛,緊急送往醫院。他表示,自己抵達訓練營不到一周,並未配發步槍,原本以為這座位於向日葵田和森林間的營地是安全的,沒想到訓練期間竟會發生如此慘劇。

烏克蘭軍方並不常承認軍事基地遭受導彈襲擊,但已確認此次攻擊造成士兵死傷,未透露具體細節。烏克蘭軍事情報局(HUR)國際軍團的發言人卡明斯基(Volodymyr Kaminskyi)表示,事件正在調查中,傷亡數字暫無法公開。目前台灣官方也未對此報導發表評論。

外籍志願兵在烏克蘭軍隊中分為正規軍單位及兩個專屬國際軍團,一個隸屬軍隊,另一個隸屬軍事情報局。自2022年俄烏戰爭全面爆發以來,數百名外籍人士曾駐紮於被稱為「克羅普營」(Camp Krop)的HUR訓練基地。受烏克蘭早期頑強抵抗的啟發,許多來自美國伊拉克及阿富汗戰爭的退役軍人加入戰鬥。

近年來,南美洲尤其是哥倫比亞的志願者增加,因烏克蘭提供每月基本薪資1000至1750美元(約台幣3萬至5.25萬元),外加最高可達3000美元(約台幣9萬元)的作戰獎金遠高於其國內收入,儘管戰壕作戰風險極高。俄羅斯也招募了包括數千名北韓人在內的外籍士兵。

2名曾在克羅普營受訓的外籍士兵表示,營地安全措施鬆懈一直是問題,集中用餐的安排尤其危險。類似攻擊並非首次,2022年戰爭首月,俄軍導彈襲擊靠近波蘭邊境的亞沃里夫(Yavoriv)訓練基地,造成數十人死傷。2024年,波爾塔瓦(Poltava)一處訓練基地遭導彈襲擊,超過50名學員及士兵死亡,多人受傷。7月29日,另有三名新兵在訓練學院遇襲身亡,18人受傷。8月11日,烏克蘭軍方報告一處訓練單位連夜遭到導彈襲擊,1死11傷,但未透露地點。

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已有多名台灣志願者加入烏克蘭軍隊,部分隸屬國際軍團。根據公開報導及士兵證詞,截至2025年7月,至少有數名台籍志願兵在戰爭中喪生,具體數字因烏克蘭軍方保密政策而難以確認。此次克羅普營襲擊是首次明確提及台灣志願者死亡的事件,凸顯外籍士兵在戰場上面臨的極高風險。

這些針對訓練基地的攻擊引發了對安全措施的質疑。烏克蘭軍方最高指揮官西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表示,訓練營必須立即回應防空警報及敵方無人機威脅,並計劃將訓練轉移至地下掩體,以降低風險。

俄烏戰爭持續暴露烏克蘭在保護士兵方面的面臨的挑戰,同時也凸顯外籍志願兵為支持烏克蘭民主奮戰的決心與犧牲。隨著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計劃周五(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首府安克拉治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面,討論結束戰爭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