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宗洸/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能源和減碳的兩難是賴總統上台之後重大施政頭疼之一。他成立的「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首次會議將於七月底召開,四接和核電被排入了討論議題。民進黨想解「非核家園」神主牌的困境了嗎?
能源和減碳,不能講一半
立法院在野陣營最近議論紛紛,也不禁揣測賴政府不願直接放開「核電」這個被賴政府認為的馬蜂窩;奈何,形勢比人強,台灣在國際社會低碳要求的龐大壓力下,加上能源穩定和控制電價的施政需求,短期之內不用核電加以轉換,減碳做不到,電價也會控制不住。行政院長卓榮泰承諾2030年前不缺電,只是講一半,挑他喜歡講的講。
任何問題都有它的一體兩面,光講能源,除了能源的安全,重要的還有能源的韌性。天然氣佔發電比50%,要開四接與五接,很好,但請問被封幾天就斷氣的發電安全問題如何解決?何況,還有台灣2030年前揮之不去的減碳要求又當如何克服?
2030年是減碳的關鍵年。賴政府不能忘記的是,兩年前蔡政府公布的淨零路徑圖並沒有考量AI用電量的增加。經灣部次長連錦漳說,台灣不缺電,2030年綠電供應要達400億度的目標。不缺電跟供電安全穩定是不同定義;目標的畫定和事實的達成也完全不同。負責任的政府不能只會叫人民作夢,活在夢幻國的天地裡。
核廢安全和存放,已非問題
怎麼辦?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認為,不管擁核或反核,都必須面對核廢料存放的問題,找到解方,才能負責任地使用核能。核廢料的安全和存放當然是啟用核電的一大前提,吊詭的是,這個問題已有國際通用的可靠解方,也經專家學者講過千遍,政治人物就是聽不見或是有聽沒懂。
核廢料只有要不要解決,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核燃料經再處理回收鈾與鈽等有用資源,最終僅含3%高放射性廢棄物,而是否將為其直接處置,各國有不同的選擇。
國內現行管理策略為近程採廠內水池貯存,中程以廠內乾式貯存,長程則推動最終處置。而最近的發展是,核一室外乾貯設施完工後,若再取得新北市政府核發的「水土保持完工證明」,就可正式啟用。
目前國際上有400多座核電廠運作中,都採用濕式/乾式貯存,並沒有出現問題。芬蘭的「永久貯存場」是近年才完成的,它將核廢於地下岩層中封存,並長期監控,普受全球重視和肯定。
核廢料無法處理其實是過時的老調。現代的科技可將用過的核燃料減少其體積至原來的5%,過程中利用元素再加工後,重製為新型燃料繼續使用於發電。另一種核轉化技術,透過特定能量的中子撞擊,可將之轉化為短半衰期核種,甚至到無放射性核種。
回歸理性、務實和科學論證
台灣的能源政策長期在非核家園的操弄下,偏離理性、務實、科學的正軌十幾年了。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最近一再地說出他對能源政策錯誤的憂慮,也謹慎地提出可行的解方,卻引來一些政治立場鮮明的立委和名嘴的大肆抨擊。在台灣,說真心話居然要受到無理的語言霸凌,這豈自由民主?!
2026年,就會是台灣面臨凈零排放的第一個關鍵年。我們靠過去蔡政府規劃的能源政策是無法過關的。能源和減碳是一個系統整合的動態交集,它的政策不應受到政治的綁架,而應充分兼顧生態、生計和生活的平衡。
綠能、核能,減碳的雙手
綠能和核能對台灣能源政策的意義是甚麼!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說,綠電不是用來「取代核能」的,綠能是用來「減少碳排」以防止地球暖化為目標的,「仇核、恨核」是弄錯方向。他鄭重呼籲,「地球暖化才是全民公敵,核能不是」,應該讓核能與綠能攜手合作。
數據會說話,2023年全年不計核能,台灣只有不到11%的綠能(包括可能是燃燒廢棄物垃圾當作生質能的1%)。歐盟已經有近69.7%不排碳發電,瑞士100%不排碳發電。這些高零碳排發電國家都是使用了高比例的核能。
台灣綠能發電比處在11%邊緣,煤炭、天然氣及石油發電卻達到84%,後者會持續汙染環境,若今明年就將核三廢除,汙染還會再增加5~6%。這是我們要面對的事實。
賴政府會有令人眼晴一亮的新人新政嗎?我們拭目以待。
附註:《合勤講堂》針對國家、社會和經濟等公共議題,邀集專家學者提出理性和感性兼具的解方,以期國泰民安、社會祥和。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