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事務》: 葛來儀籲美承認賴路線偏離蔡英文 並力促兩岸溝通

美國學者建議,美國應該鼓勵賴清德在加強台灣防衛與韌性的同時,也應該避免採取任何可能被北京用於升級施壓藉口的行動。圖/中央社
美國學者建議,美國應該鼓勵賴清德在加強台灣防衛與韌性的同時,也應該避免採取任何可能被北京用於升級施壓藉口的行動。圖/中央社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專案執行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與「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專家林洋(Bonny Lin)2日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發表聯名文章,建議華府應促成兩岸建立可靠的秘密溝通管道,便雙方能釐清彼此的意圖避免誤判,有助於台海穩定而不至於爆發衝突。

葛來儀和林洋在名為〈迫在眉睫的台海危機—華盛頓如何緩和台北與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The Looming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 - How Washington Can Lower the Tension Between Taipei and Beijing)文章中指出,自賴清德就任總統以來,北京加劇對台灣的軍事、經濟及外交的施壓,觀察人士認為這是由於缺乏溝通,導致彼此立場更為僵化,要使緊張局勢降溫,華府必須積極鼓勵兩岸建立可靠的秘密溝通管道,讓雙方能釐清彼此的意圖避免誤判。

文章提到2日澎湖籍的「大進滿88號」事件,大陸方面宣布該船在泉州近海非法撈捕,違反休漁規定因此依法依規予以處置,這起事件後續如何發展引起各方高度關注。北京對台灣越來越步步緊逼的做法,也加深了對台海可能爆發衝突的擔憂。

兩位學者指出,賴清德卻是一上任就在就職演說中,為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定調,拒絕使用「大陸」與「北京當局」,直稱「中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沒有同蔡英文在2016及2020年兩次就職演說中都提到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作為處理兩岸關係的主要依據。賴清德這種「兩國論」的信號是北京所不能接受的。

北京也因此認為有必要對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做出反應,不僅官媒及外長王毅對賴清德做出人身攻擊,解放軍也在他就任後不久在台灣周邊進行兩天的大規模演習。

葛來儀及林洋判斷,北京採取的軍事活動,可能只是一系列針對賴清德及其政府實施的軍事、外交及經濟施壓行動的開始。如此一來便使美國保持台海和平穩定的能力複雜化,因為除非華府能發出信號表明美國理解北京的關切,否則北京對美國支持鼓勵台灣獨立的疑慮就會加深;而與此同時,中國卻在增加對台灣的軍事壓力、擴大中國海警在金門、馬祖的巡邏。不過到目前為止,北京似乎也不願台海發生衝突。

為了使北京與台北的緊張關係降溫,文章建議,美國除了協助台灣加強威懾能力外,還要有積極的外交作為,包括在與北京官員的私下對話中,拜登政府應該承認賴清德就職演說偏離了蔡英文的路線,也就是「走太遠」;另外也必須向中方強調,沒有證據顯示賴清德有計畫採取破壞穩定的行動。但是如果北京繼續升級對台灣的壓力,美國很可能提供台灣的更多的承諾,這正是北京所不樂見的。

葛來儀與林洋還建議,美國應該鼓勵賴清德在加強台灣防衛與韌性的同時,也應該避免採取任何可能被北京用於升級施壓藉口的行動。另方面,美國也應更積極鼓勵北京與台北恢復對話,例如華府應該鼓勵兩岸允許雙方學者在中立場合會面,這將有助於雙方理解對方的威脅感知。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