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投入總統選戰以來已經3周,但至今未曾開記者會,也沒有接受媒體專訪。《華盛頓郵報》12日社論表示指出,賀錦麗應該面對媒體回答一些問題,諸如2020年以來她為何換了這麼多職位?她執政方式與 拜登有何不同?《紐約時報》也對賀錦麗不願接受訪問,提出同樣的質疑。
華郵社論表示,自從取代總統喬拜登成為 2024 年民主黨候選人首以來,賀錦麗既沒有接受過正式採訪,也沒有舉行過記者會。給人感覺她在一些問題上盡可能保持模糊,以避免給反對者見縫插針。他似乎認為只要靠打川普的缺點,她就會獲勝。
社論指出,如果賀錦麗希望獲勝,她就需要提出她的想法,對媒體和公眾回答外界的提問。選舉不僅僅是為了獲勝,還是為了為特定議題累積政治資本,而賀錦麗必須明確闡明這項議題。
賀錦麗是有對一些議題主題投放廣告,她努力在使她的立場受到歡迎。但是缺乏進一步的解釋,公眾不清楚她的思辨過程,選民懷疑她是否只是隨著政治風向改變。例如,為什麼她接受川普免除小費徵稅的想法?
在外交政策方面,賀錦麗對以色列的態度不明,有人認為她選擇明尼蘇達州州長華茲作為競選搭檔,表示她的政策可能比拜登對以色列更強硬,這是真的嗎?
賀錦麗在拜登決定從阿富汗撤軍時,她是決策圈裡的其中一員,她的立場為何?扮演怎樣的角色? 2020 年,她明確同意「削減國防預算」,這仍然是她的立場嗎?
不可否認,賀錦麗重振了民主黨人的士氣,但她不能永遠沉浸在這種氛圍中。
對民主黨友善的《紐約時報》也有類似的看法,紐時指出,媒體對賀錦麗有很多疑問,但她沒有給出太多答案。賀錦麗8日在密西根州的造勢後,接受媒體即席提問,卻只有短短70秒鐘。她表示,希望在等民主黨全代會(19至22日)結束後在8月底安排一次訪問。
賀錦麗陣營對紐時指出,媒體報導的資訊破碎化,民眾對傳統媒體的信任度也在降低,透過短影音平台TikTok或其他社群媒介,是接觸選民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