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最近困於假帳風波,國民黨部分政治人物見獵心喜,幸災樂禍。甚至落井下石提告柯文哲等人,博取版面。這些人不但高興的太早,也缺乏政治智慧。
柯文哲假帳事件還有許多細節有待澄清,對柯文哲與民眾黨而言形象重創。許多人將此案類比為當年宋楚瑜的「興票案」,但是這樣的類比並不恰當。因為興票案事發生在親民黨成立之前,興票案固然是宋楚瑜落選的致命傷,但並沒有影響他後來成立親民黨。親民黨的沒落跟興票案無關,民眾黨是否會因此案而灰飛煙滅言之過早。
從政治板塊來看,台灣多年政黨政治發展加上選舉制度的限制,封殺第三黨的空間,但是從政治議程與社會結構來看,台灣不是沒有第三黨的機會。政黨要能夠長期發展,依靠的不是一時的政治氛圍與選民情緒,台灣民主化以來許多新興政黨起起落落,最根本的問題沒有掌握社會的深層矛盾,佔據社會結構的陣地。
不是說民眾黨有到掌握的這樣的社會矛盾,而是目前藍綠一樣沒有能力,失去設定政治議程的能力。民眾黨有心去做,但是資源與影響力還遠遠不足。但就是這樣的心思,讓許多年輕人和中產階級願意給民眾黨機會。這樣的機會不見得會再給民進黨,更不會給缺乏中心思想的國民黨。
我認為民進黨的抗中保台的議程設定,只有走向戰爭一途,否則無以為繼,這從民進黨政府只能拍戰爭想像片就可得知。台灣民眾特別是青年人會有多少人願意追隨這樣的政治議程,日前《華盛頓郵報》就給出答案,台灣許多年輕人不願意提早入伍,後備軍人的訓練的師資與設備也不足。
而國民黨也是毫無作為,從選後至今,對兩岸、中美競爭都提不出論述,對兩岸各種爭議與摩擦也都沒有具體作為與解決之道。只能依靠少數民代與地方首長奔走。完全看不到黨中央的影子。
有這樣的國民黨在野,就算沒有民眾黨還是會有其他的第三黨,何況誰先泡沫化尚未可知。
國民黨許多人認為台灣沒有第三黨存在的空間的另一迷思是,單一選區相對多數的選舉制度會讓小黨沒有生存空間。這就要回到前述的政治本質在反應社會利益與解決矛盾。英國自由黨19世紀中葉成立,若算上前身輝格黨將近有兩百年歷史,一度是英國新興土地資產階級的代言人,也曾經長期與保守黨輪流執政,但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工人階級政治意識逐漸覺醒,知識分子 也對社會主義表現同情,提出「費邊社會主義」推波助瀾,蔚為風潮。自由黨遂被工黨取而代之,從自由黨被工黨取代的歷史,值得國民黨深思。
國民黨在立院未能過半,尚須民眾黨8席立委的合作,這屆立院國民黨的壓力其實遠大於民眾黨,若無良好的表現,選民未必會再給國民黨機會。因此維持兩黨合作氣氛實有必要。
說白了,國民黨沒有跟民眾黨翻臉的本錢,從去年推出侯友宜作為總統候選人開始就是如此,何以致之?根本問題就在國民黨領導層沒有領導百年政黨的能力,否則何須上演「藍白合」大戲?
既無法振衰起敝又無法穩坐在野共主,更缺乏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政治遠見與智慧,六成未投給民進黨的選民怒火會燒向何方?衰弱、分裂的在野勢力更難以抵擋民進黨行政與司法的追殺。如此發展下去,恐怕會是柯P中槍,朱立倫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