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大陸產能過剩   專家建議組貿易防禦聯盟

這一波「中國衝擊」不再是低價的商品而是更多電動車等高科技產品。圖/取自中新社
這一波「中國衝擊」不再是低價的商品而是更多電動車等高科技產品。圖/取自中新社

25年前中國生產大量的紡織品、玩具等廉價產品,帶來第一波所謂的「中國衝擊」,25年後中國大量出口的半導體產品、電動車等高科技產品正在帶來新一波的「中國衝擊」。與上次不同,這些先進國家有了更大的戒心。雙月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網站20日刊登專文,指中國大陸正在向全球市場釋放大量補貼的製成品和材料,威脅到其他國家的製造業和新興技術產業。這場新一波的「中國衝擊」將影響全球經濟格局,需要各國合作來應對中國的重商主義。

在這篇名為〈阻止下一波中國衝擊〉(Stopping the Next China Shock)的文章中指出,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到 2022 年,中國製造業佔全球的 30%,但消費量僅佔全球的 13%,這些過剩的產品大量傾銷到全世界。

這個背景是過去三十年來,北京堅持成長目標模式,依靠製成品出口、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來推動經濟成長。

在二十一世紀的頭十年,中國透過補貼、市場准入限制、貨幣操縱和其他工具來擴大其製造能力並贏得增長,以追趕經濟發達國家。

即使在2008-9 年全球金融危機,造成出口需求崩潰,北京仍加倍採用其熟悉的模式,進一步將國民儲蓄轉移到國內基礎建設上,在現有行業中建立更多的產能。 2015年,北京推出了「中國製造2025」計劃,目的在增加工業機器人和電動車等先進產品的全球份額。根據 2024 4 月《南華早報》分析,該計劃已經實現了 86% 的目標。

技術和產業升級的爆發導致產能嚴重過剩,但是為了維持持續的經濟增長,習近平政府依然增加對製造業的投資,並大力推動出口,特別是高科技產業。

面對中國新一波出口衝擊,美國和歐洲官員指控北京製造產能過剩。中國媒體認為此類指控是出於遏制中國實力崛起的動機,習近平也斷然表示,中國「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22年中國家庭消費僅佔GDP37%,而美國則為68%,因此存在國內消費不足的問題。經濟學家建議應該採取提高工資、改善醫療環境和增加社會福利支出來刺激消費。

但是中國的領導者不願將資源轉向消費和服務業,因為這可能會削弱中國的工業實力和相對實力,使其無法進行軍事改革或擴大軍備生產。而且失去其作為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替代的一環的地位,也將削弱中國在地緣政治的影響力。

中國就只能採取大規模補貼和削價競爭,來獲得工業製造的主導地位,特別是在半導體、電池和電動車等尖端產業。

文章認為,中國的領導人之所以不願意轉向以消費為主的經濟模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認為這會減弱中共的政治權力和社會控制。

面對這一波「中國衝擊」,作者認為需要建立一個貿易防禦聯盟,由主要的民主國家和工業化國家組成,共同採取關稅和其他保護措施,以抵禦中國的不公平貿易競爭。當然這會引發更多的貿易衝突,但是作者認為為了國家安全和長期利益,民主國家必須採取行動。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