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國大陸稀有金屬的低價傾銷,拜登政府考慮動用聯邦資金對國內關鍵礦產項目進行補貼,以扶持瀕臨倒閉的美國礦業。
美國媒體《政治》(Politico)29日報導,拜登政府能源部門官員透露,拜登正在考慮使用聯邦資金來支持美國關鍵礦產項目,這些項目因廉價的中國原料大舉湧入而受到打擊。
中國的供應過剩已經導致鋰、鎳和一些用於清潔能源轉型相關礦物價格暴跌,這使得美國礦業主更難獲得融資,儘管他們從聯邦政府那裡已經獲得了補助。
根據該政策,政府將設定一個價格底線,當市場價格低於底線時,對一些美國生產的關鍵礦物補貼差價。這將有助於實現拜登政府關於氣候變遷和製造業回流的目標,即促進電動車等清潔能源技術的國內礦物生產。目前中國主導了全球在這兩方面的供應鏈。這項政策的目標就是要擺脫中國對關鍵礦產供應鏈的控制。
目前還不清楚這項政策的成本是多少,細節仍在討論中,但政府官員承諾會在近期內拍板定案。不過業界人士並不看好,對政府涉足複雜的大宗商品市場抱持懷疑態度,另外則質疑能源部是否可以在沒有國會明確授權的情況下開展並資助此類工作。
業者表示,鑑於礦產價格可能持續下跌,而且美國製造的礦產本來就比中國製造的礦產更貴,許多客戶一直不願與美國供應商簽署長期採購合約。例如,去年北美石墨的價格是進口價格的兩倍多。
美國生產商和政府官員指責中國為其生產商提供補貼,使得廉價礦產湧入全球市場。
然而美國自己也在進行補貼。拜登政府已經花費了數十億美元試圖協助國內關鍵的礦產產業,特別是在北京主導的礦產加工產業。現在這項政策也是如此。
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週期性和複雜度也增加這項政策的困難度。2022 年尾,當礦產價格接近高峰時,能源部選擇了 21 個加工和回收項目,從兩黨基礎設施法案中獲得 28 億美元。但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數據,到 2023 年,隨著專案針對補助條款進行談判時,鋰的價格下跌了 75%,鈷、鎳和石墨的價格分別下跌了 30% 至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