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選舉與台海戰略推演研討會】賴清德國慶演說對台灣政治及兩岸關係發展之影響及其侷限性

【編按:梅花新聞網與上海台研所共同舉辦「美國選舉與台海戰略推演」研討會,10月18日在上海舉行。本文為代表台方的論文之一,論文全文公布供讀者參考。】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暨澄正書院主任

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演說中關鍵字使用,引發關注及爭辯。包括提及台灣41次、Taiwan2次、中華民國台灣2次、中華民國8次、中國7次、中華人民共和國2次、兩岸2次、台澎金馬2次以及台海3次。演說中提到中華民國的次數,明顯超過中華民國台灣,這顯示其正蠶食鯨吞、襲奪國民黨對中華民國及兩岸關係的詮釋權,意圖在台灣社會主導兩岸關係發展主導權。這種運用概念語詞混淆不清,具有偷樑換柱作用。

對於這次賴演說詞,台灣社會具有南轅北轍的評論觀點。肯定觀點認為當外界仍在爭論「祖國論」時,賴清德與前總統蔡英文,已徹底落實「中華民國、台灣」路線,大幅度往「中華民國」靠攏;就其政治效應來說;「比他最近的言論都柔軟許多,也沒有那麼尖銳。讓中國攻擊他的彈藥少了很多。」

然與之截然對立觀點則是,批判賴清德主張「新兩國論」;批判新兩國論追求台獨路線,嚴重違反中華民國憲法,認為應放棄荒謬、違憲的「新兩國論」,不應將錯誤意識型態讓台灣安全陷入險境。也有批評者以為,這無關認同中華民國,如同日前的「祖國論」,正試圖操作「中華民國台獨化」,達到台獨終極目標,為一種「邊緣政策」。

賴清德論調詭辯之處,不止上述而已。曾在9月上任滿百日之際接受媒體專訪,宣稱如果中國確實關心「維護領土完整」,也應該尋求收回清朝割讓給俄羅斯超過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雙十國慶晚會 ,致詞時更指論年紀,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能是中華民國的祖國,這些評論以類似挑釁及不符歷史邏輯言論,一再挑動大陸敏感政治神經。「祖國論」不僅在兩岸社會掀起熱議,更登上英國媒體《衛報》(The Guardian)網站首頁。

首先,賴清德兩岸論述已激起兩岸敵意上升。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提出賴清德挑釁嚴重程度高於前總統蔡英文,前者強調維持現狀,後者倡議務實台獨。國際非政府組織研究報告也建議,賴清德總統應該按照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關係。但賴清德宣稱依據憲政體制及從未提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其次,清晰化及明確化兩岸關係定位,揚棄創造性模糊走向戰略清晰。包括兩岸互不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等、祖國論;以「1949年」做為切割兩岸的歷史、主權及領土的分水嶺。賴的新兩國論試圖切割兩岸臍帶關係,從就職演說、黃埔軍校百年校慶到國慶晚會致詞等場合,對兩岸關係論述進行系統性及整全性梳理,試圖切割兩岸關係的過去式,然這也恰恰越要凸顯去兩岸關係歷史化論述,反陷入歷史性遺續,陷入解構及反解構張力衝突。

復次,試圖翻轉兩岸從制度爭論延伸到制度主權雙面向爭論。既往國民黨主政兩岸爭論往往流於制度競爭,中共非中國,強調兩岸歷史連結、主權及領土重疊,一國兩區及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以統一為願景。但賴清德在國慶演說中所提及中華民國於1949年後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民主自由在台灣成長茁壯,台灣與威權中國擁有完全相左的政治制度、政治價值。這使得兩岸衝突不僅是制度之爭,更往主權爭論方向發展。

再者,對兩岸定位採取分割論,對中華民國與台灣關係採取整合論。通篇演說中台灣/中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切割歷史主權及領土做法;但中華民國/台灣採取整合論述。演說強調「中華民國已經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

這凸顯賴清德採取切割論方式來定位兩岸關係,對中華民國及台灣關係採取整合論,中華民國與台灣形成命運共同體。在賴清德兩岸論述中已無兩岸統合論元素,明晰化兩岸互不隸屬論;但並無民進黨傳統兩岸統合論述的元素,未見兩岸具有國家同一性或類似德國統一模式所揭櫫屋頂理論。例如中華邦聯、中華聯邦、中華國協及仿照東西德分裂國家統一模式。同時,也未見兩岸民眾同屬中華民族論述。

賴清德高喊「台灣人民越堅持,全球民主就越堅韌!台灣人民越堅韌,全球民主就越堅持!中華民國加油!台灣加油!不分彼此,一起加油」。然而,民進黨的中華民國意涵與國民黨的論述相悖離,這個中華民國是徹底被台灣化甚至被台獨化中華民國,與「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無關聯。

最後,新兩國論借殼上市將中華民國政治工具化。前總統馬英九宣稱,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並非兩個國家,而是一國、兩個地區,可相互和平共處,馬英九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在新加坡舉行馬習會面,兩岸間計簽署23項協議,係立基於九二共識。然賴清德卻違反中華民國憲法,提出「新兩國論」,挑起台海緊張對立,令全球關切賴清德已成為「麻煩製造者」,國際社會間已產生諸多質疑賴清德兩岸路線的聲音。

賴清德的演說無論是祖國論或互互不隸屬論,皆是切斷兩岸歷史、主權及領土關聯。賴將中華民國工具化,這樣經由台灣化到到台獨化中華民國,已經不是中國之國而是轉向台灣之國,這是偷渡台獨的概念,將務實台獨等同中華民國主權獨立,也等於維持現狀。同時依據先前所論兩岸兩區關係是國際關係、兩國關係,這具有拉攏藍白陣營及中間選民作用,侵蝕藍白的社會群眾基礎。

賴清德運用先認同「中華民國」名稱,再論及「113年前」建立中華民國為祖國論奠基,及1949年後中華民國在台灣生根落地發展,達成轉換中華民國是台灣工程。這三段論述完成對台灣社會中間和部分藍營支持者,恐將產生暈眩效應,儘管可能讓原來傳統支持者「不滿意但可接受」,藍白營必須提出更強力的兩岸論述及路線,避免其群眾基礎被賴清德之言說所侵蝕迷眩。

無庸置疑,歷史發展有其客觀規律,所謂「過去歷史那一頁(已經)翻過去了」,這是切割兩岸歷史及主權的工程,然而歷史並無此翻越,歷史客觀發展規律,往往不依據人為意志而轉移。此處賴清德總統的國慶演說,具有拉攏藍白及中間選民作用,利於擺脫少數總統困局及追求未來選票極大化目標。然而,對兩岸關係發展來說,因未回應九二共識及揭櫫兩岸關係統合發展未來,並無法緩和兩岸關係及重啟對話協商。兩岸當局須回歸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及以九二共識為政治基礎,重啟對話協商方為建立兩岸和平穩定框架的硬道理。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