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征輝/前海軍上校、艦長
基隆市長罷免案,在國民黨大咖齊出,全黨力挺的情況下雖未能過關,然而從謝市長當晚謝票的激情表現來看,投票以前是「過或不過」,想必連他都沒把握。謝市長沒犯什麼錯,型像也不差,為什麼對罷免案如此沒有自信?
假如有此疑問,不妨回頭看自2020年以來,歷屆罷免案的投票結果:
表一、2022年至今,歷屆罷免案
從表一可知,除了黃捷是「複數選區制」的市議員,在投票對象只有她一個人的時候,支持她(不同意罷免)的票數超越當初勝選的票數,其餘五位的「不同意罷免」,全部低於勝選時的票數。這中間落差最大的是韓國瑜,從89萬票跌到2萬5千票,足足少了97.2%的支持度。
韓國瑜掀起史無前例的韓流,韓家軍又是何等的有凝聚力,為什麼從他高票當選高雄市長,僅僅528天之後就跌掉97.2%的支持度,除了他帶職參選,還有其他原因嗎?
初步分析,大約有以下四種:
- 撩撥仇恨:選舉時在激起選民的熱情,罷免則在撩撥民眾的仇恨。某人幫助你,可能幾個月就會淡忘;某人對你下毒手,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忘恩記仇是人的本性,因為仇恨的力量遠遠大過感恩。
- 認知戰:民進黨不單掌握八成媒體,綠營名嘴與網軍抹黑、造謠、顛倒是非、危言聳聽、撩撥仇恨的功力也非比尋常。
- 集中火力:不管是中央或地方選舉,候選人沒有幾千也有幾百。所謂力分勢弱,很難集中火力攻擊某個特定對象。然而罷免案,全國通常只有唯一的對象,執政黨可集結國家機器所有力量,再配合黨、媒、名嘴,鋪天蓋地的抺黑潑糞,如此即使是聖人再世,恐也難以抵擋。
- 錢能通鬼神:所有罷免案的背後,都有「可能得利」的政治團體在操作。之所以有能力操作,在今日現實的社會就是一個字:錢。談到錢,國民黨自從被「清算黨產」,如今實力大不如前。
以上四點,不論是撩撥仇恨、認知戰、集中火力、遍灑銀彈的功力與力道,國民黨都不是民進黨的對手。既然不是對手,在如今立院藍「微大於」綠的前提下,發動一連串的立委罷免案,豈不是綠營逆轉勝的契機?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