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的飛機在頭上盤旋轟鳴,紀念不久前才在山東滕縣壯烈殉國的王銘章師長的追悼會還在進行,蔣介石不顧隨扈的勸阻,堅持在台上演說。這個畫面不是國民黨杜撰造神的影像,而是有真實的歷史根據,這竟然出現在近四十多前大陸的一部影片。這個畫面觸動了一個人,從此改變了不少人的命運,也揭開了兩岸恢復互動的序幕。
這個畫面出現在大陸1986年出品的電影《血戰台兒莊》中,那個被觸動的人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讓無數老兵在有生之年一償返鄉的宿願,兩岸關係也有了重大的變化。
《血戰台兒莊》這部電影的因由還得從當年主要的指揮官李宗仁說起。1965年李宗仁從美國回到大陸,周恩來不僅親自到機場迎接,而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在宴會上,有一桌嘉賓是電影界人士,周恩來給電影界賓客們敬酒時,對著時任北京電影學院院長的成蔭說:「你拍過《西安事變》,今天李先生從海外回來,我看他有兩件事今後可以拍電影。一是1938年李先生指揮國民黨軍在徐州會戰中的台兒莊大捷,一個就是今天李先生歸根。」
不久之後,文化大革命爆發,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可是在成蔭心中還惦念著拍一部關於台兒莊大捷的電影這件事。1982年,成蔭對來自廣西電影制片廠正在電影學院進修的陳敦德說起這件事。因為李宗仁出身廣西,是國民黨桂系大將。所以成蔭希望陳敦德所屬的廣西電影製片廠來主導拍攝台兒莊大捷的電影。成蔭不久突然辭世,未能完成心願,但是陳敦德卻不負所托。
1985年時任廣西電影製片廠文學部主任的陳敦德取得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韋純束及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大力支持,陳敦德就北上請八一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楊光遠執導。
《血戰台兒莊》的電影劇本經過多方討論,17次改稿,終於開拍。影片推出後震驚海內外。
1985年,李宗仁的獨子李幼鄰在美國得知大陸將開拍《血戰台兒莊》的消息後,連忙趕回大陸。飛機一落地,李幼鄰就向來迎接他的陳敦德要求看片,李幼鄰看了尚未配上音樂的毛片,不到10分鐘,見到其父親形象被公正對待,就忍不住留下淚來。
1986年4月,《血戰台兒莊》在香港上映。台灣中央通訊社在香港的負責人謝忠侯在看完影片後,當晚就打電話給蔣經國,告訴蔣經國電影中出現蔣介石的正面形象,是前所未有的。
謝忠侯所謂的正面形象,其中一幕就是前述的蔣介石不畏日本軍機威脅堅持完成追悼王銘章的場景。
蔣經國一聽大驚,便吩咐謝忠侯設法取得拷貝。於是謝忠侯找到新華社香港分社,要求提供一盤拷貝給蔣經國觀看。在得到中共中央批示後,廣西電影製片廠複製了一捲錄影帶送給謝忠侯。
據說,蔣經國看完全片,大為動容,認為中共對國民黨的態度有了改變,承認國民黨對抗戰的貢獻,而影片中對他父親形象的呈現也是正面的,沒有出現污衊醜化。蔣經國的觀影反應也被中共中央獲悉,對兩岸關係解凍有了心理上的默契。而據聞,蔣宋美齡與許多國民黨高層、軍方將領都看過了這部影片。
事實上,在此之前,1982年7月,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的信件在公開前,已用電報發往台北。據當時任職中央社的前國民黨秘書長、大陸工作會主任張榮恭的回憶,他就是接收電報的人員之一,當時他事前就收到新華社的告知,將以外電的方式傳遞重大訊息給台北,希望準時接收。當晚,張榮恭收到來自新華社的電報,發現是對岸給蔣經國的信,接收完立即呈報上去。
張榮恭說,中央文工會主任周應龍兼蔣經國祕書在將電報呈給蔣經國看過後,蔣經國決定回應,並責成周應龍擬稿,回應的立場是仍拒絕改變「漢賊不兩立」的立場,不過語氣已經比較溫和。可是這封較為軟調的回信後來沒有被採用。最後給對岸的回信是由國民黨黨史會主任委員秦孝儀執筆,用蔣宋美齡名義發表,以長輩的姿態,言辭嚴厲地把廖承志訓斥了一頓。
張榮恭指出,當時國民黨內的反共氣氛還是十分濃厚,兩岸一時間還沒有見到任何轉圜的機會。不過從蔣經國原本軟性的回應可以看出,蔣經國是有意做出改變的。
從國民黨對廖承志的強硬回應就可以看出《血戰台兒莊》的意義,當這部電影對蔣介石的形象以及國軍的抗戰都做出正面的描述時,讓國民黨內的保守派耿耿於懷的長久芥蒂終於軟化。對於蔣經國推動老兵返鄉、兩岸關係解凍不再持反對的態度,讓蔣經國在兩岸開放與社會開放的推動上都有了底氣。
拿破崙曾說「有時一枝筆,勝過三千把毛瑟槍」,改變歷史的方法很多種,兵戎相見是最不堪且殘忍的。「不容青史盡成灰,不信東風喚不回」,正視歷史,還其公道,自然感動人心,也就是這部電影之所以能發揮巨大力量的原因。這三十多年來,兩岸關係跌宕起伏,險象環生,兩岸互信全無,思及這部讓兩岸柳暗花明的電影,令人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