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關係能否渡過即將面臨的「暴風雨季」?

民進黨台獨路線恐招致大陸大規模貿易制裁。圖為民進黨籍總統、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前中)、蕭美琴(前右)於12日選前之夜造勢活動現場。圖/中央社
民進黨台獨路線恐招致大陸大規模貿易制裁。圖為民進黨籍總統、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前中)、蕭美琴(前右)於12日選前之夜造勢活動現場。圖/中央社

近年來,全球經濟成長持續趨緩,地緣政治博弈升級,全球產業鏈「去風險化」加速,加上兩岸持續對立、大陸經濟仍處於復原階段等因素疊加影響,導致兩岸貿易、投資出現短期波動衰退。

客觀而言,兩岸經貿合作出現的波動有全球經濟逆風大環境帶來的「天災」,但美國與民進黨當局勾連造成的「人禍」才是根本。

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出於「倚美謀獨」的政治本性,持續限縮打壓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給兩岸正常經貿和人員往來設置諸多障礙的同時,造成台灣經濟成長放緩與民生問題凸顯。 賴清德長期「污名化」「九二共識」,「台獨」標籤鮮明,上台後兩岸政治互信更趨脆弱,兩岸經貿合作將更加受限。島內輿論擔憂,若賴清德2028年再次連任,八年間,兩岸經貿合作恐出現持續衰退,即便有量的支撐,實質連結也會退化,觸碰兩岸關係底線。

但筆者認為,「人禍」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未來也不會簡單地隨著台灣政黨輪替而消亡,仍將隨著中美戰略博弈的烈度與廣度變化而波動。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兩岸爆發貿易戰風險上升。2023年12月15日,大陸方面發布對台貿易壁壘調查的最終結論,認定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存在《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第3條所規定的情形,對大陸產品進入台灣地區市場造成磋商阻礙,損害大陸產品在台灣地區市場競爭力,影響兩岸產業鏈與供應鏈的進一步交流與合作,構成貿易壁壘。民進黨當局不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無意主動尋求與大陸方面對話,反而大肆行政治操弄,屢屢上演「污衊大陸介選、抹紅在野黨、極力淡化影響、WTO告狀」四部曲,恐招致大陸方面大規模貿易制裁。屆時,勢必衝擊台灣經濟復甦進程,激化社會矛盾,台灣恐長期陷入經濟低迷、政局動盪、社會失序的怪圈。

兩岸貿易戰一觸即發,「引信」怎麼拆除?解鈴還須繫鈴人,期待兩岸和平的春天就要拿出播種春天的務實態度和實際行動來,台灣渴望兩岸和平的民意對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的強有力制衡可能是「唯一的解藥」。這次台灣領導人選舉中,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僅獲得40.05%的選票支持,也意味著六成台灣民眾渴望兩岸和平,這是未來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民意基礎。

經貿合作是兩岸關係中的基礎性問題,關係兩岸同胞切身利益和福祉,關係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成效,關係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實現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是兩岸同胞共同心願,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國際格局發生劇烈震盪,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多,兩岸經貿關係發展面臨的引力與斥力交互疊加。

但要看到,互惠互利仍是兩岸經貿關係具有彈性和韌性的底層邏輯。從歷史維度來看,兩岸經貿合作基本面穩健,三角貿易模式未明顯改變,大陸市場、技術、資金與品牌對台商台胞的吸引力持續增強。 兩岸經濟相互依賴是全球化背景下兩岸間生產要素合理流動配置的必然結果,是全球產業分工體系與產業鏈、供應鏈的有機組成部分,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會瞬間崩塌。

另外,目前兩岸間貿易額仍處於歷史高位,台商赴大陸投資也不僅要看增量,還要看到存量台商轉型升級深耕大陸。危機就是轉機,兩岸經貿合作的低潮正是台商台胞在大陸尋找新藍海投資領域的最佳時期,唯有逢低佈局,才有機會倍數獲利。

整體來看,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仍處於短期不規則波動、長期螺旋成長的最佳化調整期,持續向好態勢並未改變。目前,大陸方面正積極建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高品質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兩岸經濟融合已進入提質增效階段,兩岸供應鏈數位轉型與建構數位化供應鏈步伐提速,持續清除限制兩岸高品質融合發展的政治障礙、市場壁壘勢在必行。

民進黨當局應務實面對、主動作為,主動取消不合理的市場保護措施,主動為僵固的兩岸關係解套,避免兩岸經濟戰升級。若仍一味搞政治操弄,勢必不得人心。希望兩岸同胞共同努力,推動兩岸關係盡快回到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早日實現兩岸經貿正常化,並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