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鈞專欄】司法保持公正   勿淪政治鬥爭工具

張凱鈞/民眾黨中央委員 

近日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遭起訴,被求刑總計28年6個月,而臺北地方法院也招開兩次羈押庭後,最終裁定以7000萬元交保並加裝電子監控。但鉅額的保釋金,也創下了台灣政治人物保釋金的最高紀錄,且檢方在相關羈押庭上的攻防說帖充滿了情緒性的字眼和自我推論的謊言,更是令人深感遺憾,然而柯主席的案件也讓台灣司法的公正性再次受到質疑。

檢方雖主張柯文哲涉嫌重大,但起訴書內容卻顯得蒼白無力,缺乏明確的事證。這種選擇性辦案的現象,不僅讓人懷疑司法是否被政治力量利用,更顯現出對個別政治人物的追殺意味。

甚至連民進黨大老謝長廷也公開質疑其缺乏核心事證,難以服眾。謝長廷強調,一份有力的起訴書應以具體證據和清晰邏輯為基礎,但本案中的指控多屬推測,所謂的「實質影響力」更缺乏法律依據,令人聯想到政治操作的可能性。謝長廷的批評凸顯此案涉及司法公正性及獨立性的大問題。選擇性辦案不僅傷害柯文哲個人,也對台灣法治精神造成衝擊,進一步侵蝕台灣社會對司法的信任。

柯文哲主席也在法庭上堅稱自己絕不會逃亡,寧願死在裡面,也不做俗辣,並多次否認檢方指控的意圖勾串滅證。他強調,自己已準備辭任民眾黨黨主席以示清白,同時呼籲社會大眾關注本案的公平性。畢竟本案從案件偵查到起訴,檢方始終未能提供明確的犯罪證據,僅憑主觀推測和外界壓力推進案件,而且相關的媒體雜誌還能披露其檢方的調查進度,更令人質疑本次就是選擇性的辦案做法。

司法的公正性是民主制度的基石。一旦公正性受到侵蝕,社會的信任便會逐步瓦解。檢方在此案中的表現,必須接受更嚴格的檢視,因為它所代表的不只是對柯文哲的裁決,更是對台灣司法體系的整體信任與未來發展的深遠影響。我們呼籲司法機關摒棄政治考量,回歸法治本位,以事實為依據,確保案件審理的公正性,恢復社會對司法的信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