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日報》3月25日刊發了雲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馮志禮1月9日在雲南省紀委十一屆五次全會上作的工作報告。報告披露,2024年雲南省紀檢監察機關立案27423件,留置1690人,處分25020人,並存在「政治騙子」橫行的情況。
雲南省紀委工作報告顯示,2024年,雲南省紀委監委立案省管幹部99人,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立案27423件,留置1690人,處分25020人,案件查辦持續發力。129個縣級紀委監委留置了縣管幹部。690名幹部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4728名幹部主動交代問題。
報告稱,雲南省紀委去年協助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嚴肅查處前雲南省副省長李石松、張祖林等「兩面人」;報告還首次披露了查處多位「政治騙子」,嚴懲中共黨員結交「政治騙子」行為。
《北京日報》旗下新媒體「長安街知事」25日報導介紹,「政治騙子」一般指通過虛構冒充大陸領導幹部及其親屬、朋友、身邊工作人員,或用有特殊背景的專家教授、學者智囊、大師等方式設計身分偽裝,或通過偽造領導幹部圖文影音資料、虛構與領導幹部交往經歷、傳播政治謠言、製造內部資訊、假意「牽線搭橋」等方式設計行為包裝,以「提拔重用」、「擺案抹案」等政治利益為誘惑騙取他人信任,謀求攫取經濟利益、社會地位等不正當利益的人員。
據報導,馮志禮曾在《中國黨政幹部論壇》雜誌上發表署名文章《領導幹部如何識別和防範政治騙子》提到,雲南天然形成的地理特點導致交通不便、資訊閉塞、內部差異極大,反映到政治文化上,一些黨員幹部有「天高皇帝遠」的政治潛意識。這種「邊緣政治」和資訊不對稱也給政治騙子提供了運作空間,一些政治騙子利用幹部攀附心理攪動地方政治生態,背後延續的就是這樣的思維和行為慣性。而一些政治騙子之所以能夠得逞,並不是其騙術有多高明、技術含量有多高,而恰恰在於少數黨員幹部的思想「太低級」。
報導指出,雲南省此前查處過一些政治騙子,並通過反腐警示專題片《圍獵:行賄者說》公開過相關典型案例。如政治騙子何清帆曾以「談戀愛」的手法,從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原局長塗力軍手中承攬了2.1億元人民幣項目。她還謊稱自己父親是大陸中央領導,向昆明市政府原副秘書長肖為民行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