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強震】聯合國:醫療物資匱乏 基礎建設受損阻礙救災

印度29日起運送大批物資到緬甸,以幫助受到強震影響的災民。圖/中央社
印度29日起運送大批物資到緬甸,以幫助受到強震影響的災民。圖/中央社

聯合國(UN)表示,緬甸遭強震重創後,醫療物資極度匱乏與基礎建設受損,嚴重阻礙救災行動,災民亟需人道援助。聯合國正與多個人道援助夥伴組織啟動緊急應變機制。此外,面對緬甸中部與西北部醫院接連湧入大量地震傷患,世界衛生組織(WHO)也緊急自仰光應急庫調撥近3公噸醫療物資,運往曼德勒與首都奈比多支援救治。

綜合路透、法新社報導,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在聲明中表示:「隨著災難全貌逐漸浮現,迫切需要提供人道援助來協助災民。」OCHA指出,28日規模7.7的強震嚴重破壞關鍵基礎設施,「仰光-奈比多-曼德勒高速公路受損,中斷通行,路面出現裂縫、變形,迫使長途巴士停駛。」除了道路與通訊基礎設施受損,醫療物資短缺也嚴重阻礙救援行動。

OCHA指出:「醫療物資極度匱乏,妨礙救援行動,包括創傷包、血袋、麻醉藥、輔助裝置、基本藥物,以及供醫護人員使用的帳篷。」該機構進一步提到,多家醫院與醫療設施嚴重受損,甚至被摧毀。

此外,「電信與網路中斷持續妨礙人道通訊與行動。道路受損與瓦礫阻擋人道通行,也使得需求評估變得更加困難。」OCHA表示,目前正進行協調工作以加速評估需求,並擴大緊急應對規模。

OCHA在聲明中說:「地震造成房屋大規模倒塌,對關鍵基礎設施也造成嚴重損壞。成千上萬的人因房屋受損或擔心餘震,只能夜宿街頭或露天場所。」

在緬甸中部與西北部,包括曼德勒、實皆與首都奈比多等地的醫院「正面臨大量傷患湧入所帶來的沉重壓力」。OCHA指出,位於撣邦南部的多個地區亦受災嚴重,亟需衣物、毛毯、緊急庇護與糧食援助。該機構表示,由中國派出的17輛載有帳篷與醫療物資的貨車預計30日抵達緬甸。

同時,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已緊急從仰光的應急庫存中調撥近3公噸的醫療物資,包括創傷包與多功能帳篷,送往曼德勒與奈比多的醫院,用於救治數千名地震傷者。該組織東南亞區辦公室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即刻支援對拯救生命至關重要。」

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會聯合會(IFRC)秘書長查帕甘(Jagan Chapagain)表示,緬甸紅十字團隊的搜救行動正與時間賽跑,除提供初步醫療照護,還分發緊急庇護物資。IFRC駐緬甸代理團長曼里克(Marie Manrique)在仰光拍攝的影片中顯示,死傷人數持續上升。她說:「雖然有一些振奮人心的消息,而我們也確實找到一些倖存者,但令人悲傷的消息仍接連不斷。」

除了基礎設施之外,許多民宅也倒塌,曼里克說:「我們必須開始思考,這些災民未來的居住安排,以及如何解決他們的長期安置問題」。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