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美國白肉雞進口量增!業者籲加工品標產地 陳駿季:散裝有困難

美國高關稅風暴來襲,國內畜禽業者擔心美國白肉雞進口量將增加,要求標示產地區分,以利消費者選擇國產。圖為超市賣場架上銷售的雞肉產品。圖/中央社
美國高關稅風暴來襲,國內畜禽業者擔心美國白肉雞進口量將增加,要求標示產地區分,以利消費者選擇國產。圖為超市賣場架上銷售的雞肉產品。圖/中央社

美國對台祭出32%高關稅,政府擬以零關稅談判,引發國內畜禽業者擔心美國白肉雞低價來台,將衝擊本土養雞業;業者要求加工品標示產地,以利消費者選擇國產白肉雞。不過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10日)表示,加工後若是散裝銷售、無包裝,則標示產地上執行有困難。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日邀請經濟部長、農業部長及財政部首長報告「因應美國關税政策以維持我國農漁畜業及關鍵產業競爭力之協助措施」並備質詢。陳駿季接受媒體聯訪時做出上述表示。

因應美國高關稅,總統賴清德提出美國貨品進口零關稅,不過農牧業者對此相當反彈,有養雞業者表示,國內白肉雞主打新鮮現宰,但這就需要成本。除非降低成本,否則難與零關稅進口白肉雞競爭,總統喊「零關稅」似乎沒通盤考量,不能為了讓美國降低關稅,什麼都拿當籌碼。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昨日表示,憂心雞蛋、白肉雞受進口衝擊,建議加工後的產品標示產地以做區隔,並拉近國產白肉雞和進口之間的價差。不過陳駿季今日接受媒體聯訪時說,標示是衛福部主責,而進口農產品因為有包裝,標示原產地的部分是相對好處理的;問題是沒有包裝的農產品,例如傳統市場散裝銷售,執行面比較困難,即使肉攤用牌子標示,也很難查核確認,因此標示只能處理包裝品。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