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韓非軍事區連日野火再起 撲救36小時僅5成受控

兩韓非軍事區發生野火。圖/取自연합뉴스TV《YouTube》官方頻道
兩韓非軍事區發生野火。圖/取自연합뉴스TV《YouTube》官方頻道

韓國江原道高城郡一帶的兩韓非軍事區(DMZ)內野火再次復燃,當局派出消防直升機前往灌救,截至上周六(12日)下午仍僅約5成面積受控。

綜合韓聯社與《韓國先鋒報》(The Korea Herald)報導,當地上周原本已被撲滅的火災,上周四(10日)下午約4時30分再度復燃,韓國參謀長聯席會議(Joint Chiefs of Staff)表示,這場始於非軍事區北韓部分的野火已經蔓延至整個邊界東部。

由於火災發生在非軍事區內,能投入救災的人力及裝備,只能在軍方協助下派出2架直升機前往救火。上周五上午6時30分,2架韓國山林局直升機飛往位於首爾東北約150公里的邊境東部DMZ地區滅火。

火勢一度被撲滅,但僅數小時再度復燃,目前韓國側邊境內沒有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通報,而北韓方面也未傳出任何災情。當局將在火勢完全撲滅後調查確切原因及受害規模。

受到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氣候影響,近年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創紀錄規模的森林大火不斷發生,包括美國、加拿大、歐洲的葡萄牙、希臘與亞洲的日本與韓國,災情屢創紀錄。

2025年韓國森林大火是該國有史以來最具破壞性的自然災害之一,影響範圍廣泛,損失慘重。火災已燒毀超過4.8萬公頃土地,其中慶尚北道的義城郡火勢最為嚴重,單一火場燒毀約3.8萬公頃,成為韓國史上最大單一森林大火,至少造成30人死亡,多數為60至70歲的長者,另有數十人受傷,超過37800人被迫疏散,涉及15個村莊。

另也造成嚴重的財產與文化損失,約4000棟建築受損或被毀,包括住宅、工廠和歷史遺跡,其中有30處為文化遺產,包含義城郡1300年歷史的孤雲寺(大部分建築燒毀,部分國寶提前撤離)、梁陽郡法成寺(主持僧人罹難)、安東的若溪亭、曾同的萬世亭等。韓國國立森林科學院預估,受災的生態系統結構性恢復需時30年以上,完全穩定則可能超過100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