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如鐵達尼號?作家楊渡:賴清德內鬥罷免無助危機

美國關稅戰正引發各國憂心經濟受影響,在日、韓皆稱「國難當頭」之際,作家楊渡認為,賴政府卻還在拚大罷免,如同鐵達尼號撞冰山。圖為蔣中正逝世50週年之際,民團前往中正紀念堂稱不要獨裁,但焦點卻是大罷免。圖/中央社
美國關稅戰正引發各國憂心經濟受影響,在日、韓皆稱「國難當頭」之際,作家楊渡認為,賴政府卻還在拚大罷免,如同鐵達尼號撞冰山。圖為蔣中正逝世50週年之際,民團前往中正紀念堂稱不要獨裁,但焦點卻是大罷免。圖/中央社

作家楊渡近臉書以「#在鐵達尼號上打架」為題發文,痛批當前台灣局勢猶如撞上冰山的鐵達尼號,經濟正面臨美國關稅戰帶來的嚴重衝擊,卻見領導人賴清德非但未團結各界共渡難關,反而推動罷免行動,撕裂社會,挑起內鬥。楊渡直指此舉反民主且荒謬,恐讓台灣經濟雪上加霜。

楊渡發文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全球關稅大戰已重創台灣出口導向產業,訂單流失、失業風險與經濟蕭條陰影籠罩。但他批評賴政府未正視危機,反而發動罷免在野黨立委的行動,將人民對立為兩派,動員地方連署,試圖重塑行政與立法一黨獨大局面。「七月半鴨子,不知死活」,楊渡引民間諺語諷刺賴政府目前的所做所為。

他強調,國會監督政府、審查預算是法定職責,刪減預算為民把關乃立委本分。楊渡說,賴清德過去身為立委,應深諳朝野協商常態——執政黨與在野黨常就預算案溝通,協調必要項目與可刪名目,既確保施政需要,也讓立委對選民有所交代。他質疑,行政院今年預算刪減幅度有限,總額甚至創歷年新高,卻透過宣傳扭曲事實,指控立院刪除監察院茶水費、文化部補貼等項目,意圖誤導民意,挑起對立。

楊渡直言,行政院推動罷免國會議員做法全球罕見,違背國會代表民意監督政府的民主原則。行政權動用國家資源試圖削弱民意基礎的國會,等同反民主作為。他批評,面對關稅危機,政府未與地方產業實質溝通,找出與美談判的關鍵策略,反而內耗於罷免爭鬥,無視台灣經濟的脆弱性。

文中提到,台灣產業正面臨訂單停滯與失業威脅,各地有不同困境,政府應團結朝野與縣市政府,針對產業特性制定對策,為與美談判做好準備。然而,楊渡遺憾表示,當前政府仍執迷內鬥,甚至將所有在野黨抹黑為「中共同路人」。他反駁此說荒謬,質疑若過半民意支持在野黨是否意味台灣已被滲透,稱此邏輯「滑天下之大稽」。

楊渡以鐵達尼號喻台灣,警告若領導人繼續撕裂社會,台灣恐在關稅冰山撞擊下「粉身碎骨」。他感嘆,當前局勢如同〈港都夜雨〉歌詞所述,「茫茫前程,港都夜雨落不停」,台灣前途堪憂。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