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林岱樺:台灣不能被動

對於中美貿易戰,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右)16日說,政府應以國家戰略高度主動出擊。圖/林岱樺服務處提供
對於中美貿易戰,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右)16日說,政府應以國家戰略高度主動出擊。圖/林岱樺服務處提供

面對中美貿易戰,民進黨立法委員林岱樺今天(16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質詢時強調,台灣不能再以「被動應變」姿態面對挑戰,政府應以國家戰略高度主動出擊,全面規畫短中長期產業布局,厚植經濟韌性,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下一波「護國神山」級產業。

林岱樺指出,美國對大陸貨品課徵最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將加速台商與國際資金撤離大陸,台灣應把握此產業轉移的關鍵時刻,提出有吸引力的政策工具,鼓勵「台商回流、外資加碼」,創造在地就業與升級契機,厚植長期競爭力。

針對短期對策,林岱樺建議,政府應充分運用我國在農產品、金屬扣件等領域的出口優勢,在對美貿易談判中強化籌碼。同時,為避免大陸透過「洗產地」規避關稅、破壞我國出口信譽。

她呼籲,政府全面導入GS1國際產品條碼與溯源標準,建立可追溯的供應鏈資訊管理體系,提升貿易透明度與國際信任度,守護「MIT」(台灣製造)品牌價值。

在中期布局上,林岱樺強調,傳統製造業與農業要在國際競爭中突圍,必須加速數位轉型與智能化升級。國發會應主動扮演「轉型推手」角色,整合跨部會資源,引入智慧製造與農業科技技術,並配合法規鬆綁與人才媒合,協助基礎產業重塑價值結構,建構韌性更強、風險分散的供應鏈系統。

至於長期發展,林岱樺認為,半導體產業是過去30年台灣的經濟命脈,70年代國家經建會的長遠規畫,才有1987年台積電的成立,進化成如今的「護國神山」,賺入大量外匯之餘,晶片產業更是帶動電子、資通訊產業的蓬勃發展,目前晶片對美出超占比僅4.5%,但晶片所帶動的資通訊電子產業出超佔比高達64.5%,山頂只有一點,山體才是堅如磐石的關鍵,使台灣成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