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未來的中美衝突?大陸正量身定製新一代預警機

美媒《戰區》針對大陸新一代預警機空警-700進行專文分析。圖/取自飛揚軍事鐵背心
美媒《戰區》針對大陸新一代預警機空警-700進行專文分析。圖/取自飛揚軍事鐵背心

美媒《戰區》(The War Zone)發表一篇分析大陸新一代預警機空警-700的文章,認為這是正在加速擴張的解放軍預警機隊的最新成員,雖然顯示已經服役,但仍然比較神秘。

《戰區》認為空警-700已不僅是預警機這麼簡單,在集成雷達和「一系列光電、紅外傳感器」後,事實上已成為一架多功能的情報和電子戰飛機。

《戰區》認為空警-700可能隸屬大陸海軍,最早發現原型機是在2020年12月,當時還被認為可能是的代號是高新-16,意為高新系列的第16架飛機。2023年6月有了新的衛星照片證實其存在,並至少有2架原型機,大陸的空警-700則在去年6月出現於東北某地。

從外形來看,空警-700依然沿用空警-200、空警-500的運-9作為平台,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比較優異的低速性能,意味著這些預警機可以在條件比較差的前沿機場起降。

《戰區》認為使用運-9作為平台,首先是可以在島嶼前哨基地以及台灣海峽執行任務,並專門強調運-9是運-8的升級版,而運-8又是蘇製安-12的仿製版。

《戰區》對空警-700性能的分析,認為其背部雷達罩內是一對背靠背的分布式孔徑雷達(DAR)天線,用於在廣域範圍內掃描空中目標,可以「俯視」的能力表明其可以發現低空目標,起到對地面和海面雷達的補盲作用。

機身安裝的,則是附加側視機載雷達(SLAR)陣列和遠程光電/紅外傳感器的組合,可用於地面或海面監視,表示具備多情報功能。

《戰區》指出,就是這種將空中預警與控制(AEW&C),以及多域情報、監視、目標獲取和偵察(ISTAR)能力整合到一個平台上,讓空警-700成為「一種高度靈活的武器」。

光電/紅外組件包括大口徑CCD攝像機、紅外成像攝像機和激光測距儀,這些傳感器適合在遠距離識別目標,也具備探測低可探測度飛機的能力,外媒認為空警-700在某種意義上可視為專業反隱形預警機的原因,未來還可能具備對六代機的探測能力。

外媒認為空警-700在某種意義上可視為專業反隱形預警機。圖/取自微信公眾號•科學知識點

外媒認為空警-700在某種意義上可視為專業反隱形預警機。圖/取自微信公眾號•科學知識點

機身後部的大型矩形物體是電子情報和電子支援天線,也可能是側視反隱形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翼尖和尾錐內有額外的電子戰(EW)天線,應為電子攻擊、電子防護和電子支援等作戰手段共用的天線,也有可能保護己方系統。

頂部可能有衛星通信和數據鏈天線,如果這兩個天線集成到一起,具備「視距+超視距」雙重通信能力。突出的鼻錐底部,就是CCD攝像機和紅外成像攝像機的窗口,這些儀器共同構成多光譜跟蹤系統。此

空警-700是世界上第一架同時具備反隱形和反導能力的雙模預警機,《戰區》的結論更讓美國軍方焦慮。

2022年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斯巴赫就承認,美軍F-35與解放軍殲-20在東海上空相遇時,解放軍的空警-500「在遠程火力能力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提到超遠程空空導彈也得到空警-500的輔助,或許是暗示殲-20在與F-35對峙的過程中,展示了A射B導能力。

但是解放軍預警機隊的數量和質量都在快速進步時,美軍預警機隊卻在下滑,E-3系列正在退役,妥善率不到60%,E-7卻要最快也得2027年才能交付,能不能在探測距離、抗干擾和指揮控制能力上勝過空警-500都是未知數,至於空警-700,美軍只能面對技術上的解放軍技術上的提升了。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