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23日公開表示,目前美中雙方徵收的高額關稅已達「不可持續」的地步,並強調雙方都認為現狀難以為繼。這一表態被外界解讀為美國政府有意緩和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係,為未來談判鋪路。
根據路透報導,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高達145%,中國則對美國商品徵收125%的報復性關稅。這些極端的關稅措施,已經讓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貿易往來幾乎陷入停滯,被形容為「實質的雙向禁運」。貝森特指出,這樣的貿易壁壘不僅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也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事實上,美國股市近期因市場對關稅可能下調的預期而出現上漲,顯示投資人對局勢緩和持樂觀態度,儘管目前尚無明確談判時間表。
白宮方面則明確表示,任何關稅調降都必須建立在對等的基礎上,拒絕單方面讓步。據知情人士透露,白宮願意討論大幅削減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但前提是中方也需作出相應讓步。儘管有媒體報導稱美國可能將關稅降至50%,但白宮發言人否認相關細節,強調所有決策將由總統親自宣布。
貝森特預估,2025年第三季將是明確川普政府關稅政策最終走向的「合理估計」時點。不過,他也坦言,美中雙方要達成更廣泛的協議,可能還需更長時間,全面協議預計可能在兩到三年後才會出現。目前,兩國尚未展開實質性談判,北京方面則認為美方行徑屬於貿易霸凌,拒絕在未敲定細節前與美國總統直接會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3日提警告,高關稅將拖累全球經濟增長並推高債務水平。美國聯準會的調查亦顯示,貿易不確定性已導致部分地區經濟前景惡化,國際旅遊及商業活動明顯放緩。
總體來看,當前美中貿易戰已進入膠著階段,雙方高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儘管美國財政部長釋放出和解訊號,但談判重啟及實質進展仍充滿不確定性,全球市場與產業鏈也需持續關注美中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