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關係急轉?歐盟對陸工程機械加徵最高66.7%關稅

中國大陸製的高空作業升降機械價格遠低於歐盟本土生產,對當地廠商形成壓力。圖/取自中聯重科智能高空作業機械公司官網
中國大陸製的高空作業升降機械價格遠低於歐盟本土生產,對當地廠商形成壓力。圖/取自中聯重科智能高空作業機械公司官網

歐盟委員會28日宣布,將對自中國進口的高空作業升降機械(Mobile Access Equipment,MAE)徵收最高可達66.7%的關稅。此舉源於調查發現,中國製造商在獲得不公平補貼後,以壓低的價格在歐盟市場銷售,導致當地企業面臨嚴重競爭壓力。新的關稅措施將介於20.6%至66.7%之間,目的是保護歐盟每年價值超過10億歐元(約368億台幣)的本地市場,並恢復公平競爭環境。

根據路透報導,經歐盟委員會調查,中國製造商享有多項來自國家的支援,包括優惠融資、政府補助以及低於市場價格取得原材料等,這些措施使其產品在價格上具有明顯優勢。調查指出,自2020年至2022年10月期間,中國企業在歐盟高空作業升降機械市場的市占率從29%攀升至41%,且產品售價普遍比歐盟本地競爭對手低約20%。

高空作業升降機械廣泛應用於建築業、電信天線安裝等領域,用以將工人安全地升至高空作業。受到新關稅影響的中國企業包括湖南星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聯重科智能高空作業機械公司,以及浙江鼎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而在歐盟本地市場,法國的豪洛特(Haulotte)和瑪尼託(Manitou)則是主要代表性企業。

此次關稅行動是歐盟近期針對中國產品採取的系列反傾銷及反補貼措施的一部分。早在去年10月,歐盟也曾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展開大規模調查。至今,歐盟已對近80種中國產品施加反傾銷或反補貼稅,涵蓋從卡車輪胎到熨衣板等各類產品,顯示歐盟在保護本地產業方面的政策立場日益強硬。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