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昨(19日)應邀與德國新外長瓦德富(Johann Wadephul)通電話,雙方就中德關係、中歐合作及烏克蘭危機等多項議題交換意見。王毅在通話中強調,台灣問題是中方核心利益,並期待德國政府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他警告,不應以所謂「去風險」之名損害中德正常合作。
據中共外交部發布的新聞稿,王毅首先對瓦德富履新表祝賀,指出中德關係不僅具雙邊意義,更對世界經濟發展與戰略穩定產生深遠影響。王毅強調,中德作為全方位戰略夥伴,應持續推動理性、務實對華政策,深化雙邊互利合作。
他指出,當前中德兩國在經濟上高度互補,產業鏈深度融合,利益密切交織,深化合作是「必然選擇」。他呼籲德方防止「去風險化」政策導致對雙邊經濟合作造成實質損害。
針對即將迎來的中歐建交50週年,王毅說,這是中歐關係承前啟後的關鍵節點。他希望德國作為歐盟核心成員國,能發揮建設性角色,推動中德高質量合作進一步成為中歐關係的新引擎。他特別提到,雙方應加快協商妥善解決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推動中歐合作提質升級。
王毅也重申中方在全球治理中的立場,強調中德應共同承擔大國責任,堅守自由貿易體制,反對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維護全球產供鏈的穩定與安全,並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對此,德國外長瓦德富回應表示,德方高度重視德中關係,並認同雙方合作對於世界經濟及國際秩序的積極作用。他強調,德國聯邦新政府將繼續奉行積極主動的對華政策,並願作為中國「可信賴、可預測的夥伴」。
瓦德富表示,德方過去和未來都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這一立場「沒改變」。他指出,德國作為歐盟引領力量,將致力透過對話與協商來解決歐中之間的分歧,包括中國電動車補貼問題,避免局勢升溫。
雙方在會談中也就烏克蘭危機交換看法。王毅重申中方支持各方透過直接對話實現停火,並努力促成「公平、持久、有約束力的和平協議」。瓦德富則表達希望中國能發揮影響力,促使俄烏雙方早日實現停火,結束戰事。
《人民網》報導說,此次中德外長首次通話,顯示雙方在雙邊與全球議題上保持高度互動與合作意願。儘管歐中近年在經貿與人權等議題上頻頻摩擦,但從此次表態可見,中德兩國在政治與經濟上仍視彼此為關鍵合作夥伴,未來走向仍待觀察。
瓦德富是近60年來首位來自基民盟(CDU)的外長,德國新任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領導的新一屆政府由基民盟、基社盟(CSU)和社民黨(SPD)組成,瓦德富被視為梅爾茨的忠實盟友,且和梅爾茨來自同黨派。數年前,瓦德富曾對中國尋求世界主導地位提出嚴厲批評。
新內閣上台後,瓦德富負責執行新的對華政策,新政府則強調將中國視為德國制度性競爭對手。這一定位是黑紅聯盟(聯盟黨和社民黨)在聯合組閣談判中達成的重要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