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車禍亡者頭七 民團號召群眾摺白紙鶴哀悼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25日號召民眾到場折白紙鶴,為亡者哀悼。圖/中央社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25日號召民眾到場折白紙鶴,為亡者哀悼。圖/中央社

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校門附近的通學巷,19日下午放學期間發生一起嚴重的車禍,造成3人死亡和12人受傷。肇事者為78歲的余姓駕駛,死者中包括2名同班同學和1名家長。針對這起慘劇,「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號召民眾於今(25日)上午前往事故現場進行悼念活動,摺白紙鶴以表達哀悼。民團強調,政府將駕駛換照年齡由75歲下修至70歲並不是根本的解決方式,只是事後補破網,呼籲政府進行制度改革。

民團指出,選擇在事發的第七天舉行活動,旨在提醒大家記住這些受害者的生命,而非僅僅將他們視為數字。他們希望透過悼念活動引起社會和政府對此事件的重視。

民團續指,這場事故並非偶然,小朋友們只是照常出門上學,卻再也無法回家,這也是許多交通事故受害者共同的心痛回憶,讓人們在悲傷中度過每一天。團隊希望大家關注交通事故是由一系列系統性問題所引起。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25日號召民眾到場折白紙鶴,為亡者哀悼。圖/中央社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25日號召民眾到場折白紙鶴,為亡者哀悼。圖/中央社

民團進一步分析,三峽的事故與駕駛年齡無關,關鍵在於駕駛人的身心狀態,並不應僅因年紀大而認定其無法安全駕駛,而是要全面評估其在路上的安全駕駛能力。三峽車禍後,交通部下修換照年齡,但團隊認為這並未解決問題,而是敷衍了事,真正需要的是制度上的改革。

民團強調,若政府希望讓不需要、沒有能力或不適合駕駛的人能夠安全上路,就必須構建完善的大眾交通系統,以友善、安全的人行設施,讓行人能夠安全、自在地走路。他們指出,若只是強迫所有人成為駕駛者,必然會導致更多的危險駕駛與交通事故,最終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因此,民團也再次呼籲政府全面改革,包括制度、工程及教育方面的落實,希望能把「人本交通」的理念融入國民教育中,讓大眾明白「交通零死亡願景」並非不可能。

最後,民團強調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條生命,都是我們所愛的家人,他們希望大家能透過此次活動將「零死亡願景」的理念銘記於心,並期望未來不再發生類似的交通事故。再次呼籲政府全面改革,包括制度、工程及教育方面的落實,希望能把「人本交通」的理念融入國民教育中,讓大眾明白「交通零死亡願景」並非不可能。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