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兩岸謀略思維白皮書 新黨:不應把「中共同路人」視為貶義詞 

新黨25日發布「兩岸謀略思維白皮書」,強調不應把「中共同路人」視為貶義詞。圖/記者洪子苓攝
新黨25日發布「兩岸謀略思維白皮書」,強調不應把「中共同路人」視為貶義詞。圖/記者洪子苓攝

新黨於今(25日)發表兩岸謀略思維白皮書;新黨青年部副主任譚傳紹在兩岸謀略思維白皮書中指出,在立法院,國民黨與民眾黨等在野黨是多數,但在民進黨眼中卻是應該罷免的中共同路人;譚傳紹強調,新黨站在支持統一的立場,不應把「中共同路人」視為貶義詞。

譚傳紹指出,新黨站在支持統一的立場,看到中國大陸快速崛起,除了心中感到震撼外,也對台灣的現況感到無奈,今天的中國,經濟不仰賴美國,軍事不畏懼美國,科技實力領先,成績有目共睹。

譚傳紹表示,如果台灣仍繼續被意識形態綁架,選擇酸中、抗中、反中,不願正視現實,自以為一句中共同路人,就可以咄咄逼人,那請面對現實,更應尊重新黨選擇同路同行的權利。

新黨青年部副主任譚傳紹強調,不應把中共同路人視為貶義詞。圖/記者洪子苓攝

新黨青年部副主任譚傳紹強調,不應把中共同路人視為貶義詞。圖/記者洪子苓攝

譚傳紹說,看到民族復興、看到現代化成果、看到不屈不撓的中國,這不只是認同,更是自豪。他不但同意,也願意、甚至樂意,做一個帶領中國人,創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共同路人。

勞動黨青年黨員史學勤則表示,看著中國從科技的飛速進步到經濟的蓬勃發展,從曾經的積貧積弱到今日在全球舞台的嶄露頭角,這條道路凝聚了全體中國人的智慧與汗水,是所有中華民族共同的財產,期盼兩岸人民能攜手共進,跨越海峽的隔閡,分享繁榮的果實,也希望彼此不再爭吵敵視,重新握住溫暖的手,走向共榮的未來。

勞動黨青年黨員史學勤表示,希望兩岸不再彼此仇視,而是走向共榮的未來。圖/記者洪子苓攝

勞動黨青年黨員史學勤表示,希望兩岸不再彼此仇視,而是走向共榮的未來。圖/記者洪子苓攝
新黨副秘書長游智彬於白皮書中提及,1992年達成的九二共識,就是在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都謀求國家統一,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保留各自表述的空間,兩岸就依據九二共識,在馬政府時代開啟兩岸大交流,穩住邦交國,開拓國際參與空間,簽了23項協議,台灣受惠至今。

游智彬表示,由此可見,只要堅持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原則,反對台獨,追求終極統一,就是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理論上國號、國旗、國歌、制度、統一方式等,顯然都在甚麼都可以談的範圍。

游智彬指出,在馬政府時期,各屬兩岸中央部會的國台辦、陸委會都以正式官銜互稱主任、主委,就是好的開始,只是隨後蔡賴政府否定九二共識,導致未能在已建立的良善基礎下繼續正向發展,惡性循環,成為今天兵凶戰危的局面。雖然有人認為今非昔比,兩岸實力懸殊,台灣沒有本錢再重提往事跟大陸爭取。然而首先,「談判是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藝術」。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