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羅斯無人機攻擊模式持續升級,烏克蘭防空單位表示,傳統機槍已難以應對。一名烏克蘭機動防空單位指揮官透露,俄軍現在操作的無人機飛得更高、更快,對僅配備機槍的車載防空小組構成巨大挑戰。他坦言,烏軍雖仍能擊落部分無人機,但「命中率已開始下降」,因此迫切需要更高性能的防空武器來因應。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這位名為奧列克西(Oleksiy)的副指揮官隸屬於烏克蘭領土防衛部隊。他表示,過去幾個月來,俄羅斯改變無人機戰術,現行機型飛得更高、更快,對僅配備機槍的車載防空小組構成極大挑戰。
目前俄羅斯主要使用的是伊朗設計、現已在俄羅斯本土生產的「見證者-136」(Shahed-136)自殺式無人機。這類機型雖不如巡弋飛彈與彈道飛彈致命,但因造價低廉、可搭載近90磅炸藥,使俄方能以壓倒性數量發動攻擊。例如上周末,俄軍便向烏克蘭發射273架,為俄羅斯三年來全面入侵以來最大規模的無人機攻勢之一。
奧列克西指出,俄方目前不僅仍使用傳統型「見證者」,也已部署改良型,透過升級引擎,飛行時速可超過180英里。此外,無論新舊型號,彈頭裝藥量均已提高至原本的兩倍以上。
他並補充,俄軍也廣泛使用「誘餌無人機」進行干擾。這些無人機雖無實際殺傷力,但在外型與飛行方式上與真機無異,足以消耗烏軍防空資源,部分機型甚至具備長程偵察能力。
奧列克西指出,俄軍過去為躲避雷達,多以低空發射「見證者」,如今則改採高空飛行,常達8,000英尺以上,遠遠超出車載重機槍的射程範圍。
奧列克西所屬的部隊目前使用卡車搭載的 .50 口徑 M2 布朗寧重機槍。他指出,在俄軍改變戰術、無人機飛得更高後,這類火力小組已無法將其擊落,只能觀察並通報目標位置。這些滯空彈藥會在特定區域集結後,同步鎖定並攻擊目標。他坦言,烏軍雖仍能擊落部分無人機,但「命中率已開始下降」。
英國國防部今年2月曾發布情資報告指出,俄羅斯可能全年每月發射超過2,000架無人機。僅在本月24日晚間,基輔方面就表示俄軍出動了近300架,顯示攻擊規模已大幅擴增。
奧列克西強調:「為了突破這項高度障礙,並穩定攔截無人機,流動防空小組必須配備額外武器,例如人員攜行式防空飛彈(Man-Portable Air Defense Systems,簡稱 MANPADS)。」
烏克蘭目前常見的 MANPADS 型號包括美製 FIM-92「刺針」(Stinger)飛彈,以及蘇聯時代研製的 9K38「針」(Igla)飛彈,主要用於擊落低空目標,如直升機與巡弋飛彈。
奧列克西指出:「目前市面上缺乏價格適中的手持式 MANPADS 來攔截無人機。我們的士兵已準備好接受快速訓練,一旦機槍無法因應,就能以此作為替代手段。」他補充:「如果我們部隊能額外配備 MANPADS,擊落空中目標的效率將提高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