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製造巨擘台積電(TSMC)近日再次面臨法律挑戰。原本於2024年11月提出的歧視訴訟已重新提交,原告人數從最初的十餘人擴增至30多名現任與前任員工,指控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廠區存在系統性的歧視行為、敵意工作環境與嚴重安全隱患。
當地媒體AZFamily於5日報導,根據訴訟內容,員工指控台積電存在「反美國人」的偏見,偏袒來自台灣的員工,並冷落美國籍與其他背景的勞工。其中一名原告、前台積電高級技術員史特賓斯基(Phillip Sterbinsky)指出,他曾多次遭主管辱罵,並被稱為「愚蠢又懶惰」;他還表示,曾聽見台灣員工發表歧視性言論,如「黑人很懶又有體味」;史特賓斯基強調,直到2024年離職前,他所在部門只剩他一位非台灣或中國籍的員工。
這起訴訟還揭露了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在安全管理上的嚴重疏失。另一位原告、曾擔任設備技術員的賀南德茲(Marcus Hernandez)指出,他在任職六個月期間,多次目睹主管要求員工在未配戴安全裝備的情況下啟動化學供應系統。訴訟書指出,這項操作具有極高危險性,應由安全團隊簽核後方可執行,但管理層卻施壓要求立即進行。
更令人擔憂的是,訴訟還指出台積電曾嘗試向中國電商天貓(Temu)購買安全吊帶,該平台因販售低品質產品而正接受聯邦調查。直到員工提出強烈抗議後,該採購案才被撤回。
原告律師科成(Daniel Kotchen)指出,台積電接受美國政府《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ct)資助,卻未履行多元聘僱與安全承諾,「如果你拿的是美國納稅人的錢來創造就業,就應該遵守美國的法律與規範」,他在接受亞利桑那媒體訪問時說。
訴訟還提到,截至2023年,台積電鳳凰城廠區約有一半員工是持簽證來美的台灣人,顯示公司在當地人才任用方面存在重大偏差。
面對重新提起的集體訴訟,台積電目前尚未正式回應。但這起事件無疑為該公司在美國的百億美元投資計畫投下陰影,也引發外界對其企業文化與營運方式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