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淞滬到台灣光復 侯漢廷:勿讓抗戰成為被遺忘的歷史

今(7)日是七七事變紀念日,台北市議員侯漢廷發文呼籲,請民眾勿忘歷史。圖為位於陸軍官校的先總統蔣中正塑像。圖/記者林瑞益攝
今(7)日是七七事變紀念日,台北市議員侯漢廷發文呼籲,請民眾勿忘歷史。圖為位於陸軍官校的先總統蔣中正塑像。圖/記者林瑞益攝

今(7)日是七七事變紀念日,台北市議員侯漢廷透過臉書發文說,88年前的今日,永定河的波濤被槍砲聲驚醒。日軍藉口士兵失蹤強攻蘆溝橋,拉開全面侵華的序幕。侯呼籲,請大家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中華民國來之不易。

侯漢廷指出,在抗戰8年間,中華大地浸透3500萬軍民鮮血,5000座城鎮化為焦土,6000億美元化為硝煙。南京城30萬冤魂至今未瞒目,七三一部隊活體實驗的寒氣仍穿透歷史冰層。

當年的黃埔軍人在淞滬戰場用身軀阻擋砲火,衡陽守軍以兩萬殘兵死守47天,重慶防空洞的母親們摀住嬰孩口鼻直至窒息。正是這些絕境中的脊梁,撐碎了「三月亡華」的狂言,也為同盟國開闢反攻亞洲的戰場。這換來台灣的光復,至今,仍等不到日本真誠的道歉。

侯漢廷也提出,如今的台灣,執政者正系統性抽空歷史筋骨。教科書裡,對日抗戰事件被大幅刪減;台人抗日史料更被忽略,社會中,抗戰老兵被淡化成前朝移民、被要求滾出台灣。而光復二字竟成恐怖詞彙,改成「接收」或「戰後」。這何嘗不是對500萬台灣同胞當年抗日傷痕的二次凌遲?

或有人說:「歷史可以原諒,不能忘記」。侯漢廷提醒大家:「我們豈有資格替先人原諒敵人?」不能忘記屈辱歷史。國家強盛人民才能生活無憂,而國家羸弱人民則顛沛流離。

當年死守四行倉庫的英雄們,若泉下有知戰時守護的「中華民國」,竟成為附庸美日對抗大陸的工具棋子,豈能瞑目?當年身在台灣,冒著被日本捕殺風險,也要前往「祖國」對日抗戰的先賢先烈,若知後世子孫甘願倚日舔美對抗大陸,這該是歷史長卷裡最刺眼的註腳。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