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菲律賓政府達成共識,將出口海上自衛隊的二手「阿武隈級」(あぶくま型)護航驅逐艦共6艘,這將成為日本首次出口二手護航驅逐艦的案例。
此舉旨在提升日菲軍事互操作性,共同強化對中國在南中國海及東中國海單方面海洋擴張的威懾與應對能力。
《讀賣新聞》報導,據多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與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Gilberto Teodoro)上月(6月)初在新加坡會談時,確認了二手「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的出口計畫。這些護航驅逐艦已服役超過30年,因自衛隊員額不足及需轉向省人化新型艦艇,正逐步退役。
菲律賓在南中國海面臨中國軍事活動日益頻繁的挑戰,急需增加艦艇數量。菲律賓軍方計劃於今夏視察這些艦艇,檢查主砲等裝備與維護狀況,為出口做最後準備。根據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2025年軍事平衡》(ミリタリー・バランス2025年版)報告,中國擁有102艘驅逐艦等水面作戰艦艇,而菲律賓僅有2艘巡防艦,艦艇數量差距顯著。日菲此次合作被視為提升菲律賓海軍能力的重要一步。
「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全長109公尺,標準排水量2000噸,乘員約120人,配備對潛與對艦飛彈,但無法搭載直升機。該型艦艇於1989至1993年間全數服役,主要負責日本近海警備任務。
根據日本《防衛裝備移轉三原則》,攻擊性高的護航驅逐艦無法直接出口,但透過與菲律賓共同開發形式,加入菲方所需的裝備與通訊系統後,可實現出口。日本政府希望以此為契機,未來推動新型護航驅逐艦的出口。
日菲安全保障合作近年顯著升溫,今年4月兩國領袖會談達成共識,啟動《物品役務相互提供協定》(ACSA)談判,允許自衛隊與菲律賓軍方共享燃料與物資。報導指出,若菲律賓採用日本「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將顯著提升雙方聯合應對能力,一名海上自衛隊幹部表示:「這將有效牽制中國軍方的行動。」而《朝日新聞》認為,日本計劃透過技術轉讓與菲律賓深化合作,強化「準同盟」關係。
菲律賓近年四處採購軍艦。當地《GMA電視》報導,菲國海軍正推進艦隊現代化建設,先後從韓國採購2600噸級護衛艦以及首艘配備垂直發射系統的飛彈護衛艦,此外還從以色列購入2艘快速攻擊攔截艇,新式艦艇與從美英購買或受贈的老舊艦艇混合部署。
大陸軍事專家張軍社告訴《環球時報》,日本的這些二手護衛艦等裝備與菲國現用的其他戰艦的體系、通信不一致,菲方難以大幅提升其海軍作戰能力,也無法依靠這些武器實現其在南海非法領土擴張的目的。菲律賓當地社群也對購買日本二手艦艇表示質疑。有網友稱,這些艦艇建造於30多年前,「高昂的維護成本可能會給菲律賓帶來負擔」,因為退役意味著不再生產材料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