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轉移、教育舖路 大陸中產掀移居日本熱潮 最愛買這物件

日本穩定的房市、寬鬆的購房與移居政策,成為大陸家庭移民與資產避險的新標的。圖/取自老移民summer
日本穩定的房市、寬鬆的購房與移居政策,成為大陸家庭移民與資產避險的新標的。圖/取自老移民summer

隨著大陸經濟增長放緩與房市低迷,加上資金流動的限制,近年來越來越多大陸中產與富裕階層選擇「以資產為舟」,將目光投向鄰近、生活品質優越的日本。日本穩定的房市、寬鬆的購房與移居政策,成為大陸家庭移民與資產避險的新標的。

根據日本媒體《AERA》報導,日圓持續貶值使大陸買家認為日本房產「物美價廉」,在東京、大阪等大城市頻傳現金購屋案例。一名東京房仲透露,曾有買家揹著裝滿數千萬日圓現金的背包來簽約,甚至當場一口氣購下兩棟房屋。

儘管大陸對個人每年外匯轉出仍有限制(約5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48萬元),許多家庭透過親友分批匯款、攜帶現金或設立境外公司等方式,完成大額資金轉移。房仲表示,近期購屋者以年輕族群為主,甚至出現20多歲女性全現金購屋,背後資金來源多為家族支持。

除了純粹的資產配置考量,愈來愈多大陸家庭將購屋視為子女教育與未來移居的「橋頭堡」。報導指出,不少家長為孩子未來在日本升學或就業鋪路,選擇先購屋置產。學生購屋案件明顯增加,有些家長甚至全額支付大學生的房產,視為對未來的投資。

與過去只鎖定高價豪宅的超富買家不同,當前中國購房者更傾向於價格落在3,000萬至5,000萬日圓(約新台幣600萬至1,000萬元)間的中型公寓,特別是設計新穎或翻修過的物件最受青睞。據日本不動產協會資料顯示,大阪市中央區的外國買家中,70%來自大陸,東京新宿區半年內的大陸買家購屋量更暴增200%。

日本向來對外國人購房限制較少,無論是否具備居留資格皆可購屋,且房屋連土地皆為永久產權,無「公攤面積」制度,實坪使用空間透明。針對高資產族群,日本政府更提供「經營管理簽證」作為移居管道,若達資本額500萬日圓、雇用兩名員工並設有營業場所,即可獲得最多五年居留資格,甚至攜帶家屬同行。

截至2024年6月,持有經營管理簽證的大陸人在日本共計20,551人,為2015年的兩倍以上,並佔總簽證持有者的一半以上。大阪府出現許多專為取得簽證而設立的民宿或物業管理公司,顯示該簽證成為大陸民眾人合法長居日本的重要管道。

不過,隨著人數急增與疑慮升高,日本政府也開始著手收緊標準,計畫調高簽證資本額門檻,防堵濫用。據《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法務省已啟動修訂程序,預計在2025年內正式調整辦法,確保該制度僅針對真正有意經營事業之專業人才開放。

綜合觀察,日本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完善的社會福利與教育制度,以及與中國地理位置鄰近、生活習慣相近的優勢,正在吸引不只是富裕階層,更擴及中產階級的遷徙潮流。業者指出,這不再只是短期炒房現象,而是大陸中產進行「全球資產重組」的長線策略。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