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川普安全帽下的權力博弈:挑戰聯會獨立性的真相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2025年7月24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戴上白色安全帽,踏進華盛頓特區聯邦準備系統(聯準會)大樓,表面為檢查耗資25億美元的翻修工程。這場參訪實為川普對聯準會主席傑羅姆·鮑爾(Jerome Powell)的施壓行動,試圖影響聯準會貨幣政策獨立性,引發全球關注。本文將剖析川普的動機、手段及其對經濟的深遠影響。

川普的施壓動機

川普要求聯準會將聯邦基金利率從4.25%至4.5%降至約1%,認為高利率阻礙民眾購房,損害經濟成長。他公開批評鮑爾為「頑固的騾子」,甚至指其維持高利率出於政治動機,試圖在2025年中期選舉前影響選情。川普聲稱美國經濟「正處歷史最佳狀態」,低利率將進一步刺激成長。

鮑爾則強調,聯準會法定職責是維持低通膨與穩定成長。聯準會數據顯示,當前通膨率雖較2022年高峰回落,但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推高物價,降息恐引發通膨失控。川普的施壓旨在將聯準會納入其政治議程,製造短期經濟動能。

安全帽下的政治表演

川普以檢查翻修工程為名,實則放大對鮑爾的壓力。聯準會翻修項目始於2022年,涉及1935年馬里納·埃克爾斯大樓(Marriner S. Eccles Building)及1932年另一建築,總成本25億美元,超支約7億美元。川普及其幕僚,如白宮副幕僚長詹姆斯·布萊爾(James Blair),批評項目過於奢華,質疑鮑爾管理能力,暗示可能存在欺詐。

參訪中,川普與鮑爾針對成本超支公開爭執。川普稱成本達31億美元,鮑爾反駁其誤將2021年完工的大樓納入計算。聯準會解釋,超支因材料、勞動成本上升及石棉、土壤污染問題,並已取消部分豪華設施,如高層餐廳。川普未提前通知的突襲參訪,加劇外界對聯準會獨立性的擔憂。

聯準會獨立性的價值

聯準會獨立性是經濟穩定的基石。經濟學家羅伯特·卡恩(Robert Kahn)指出,獨立中央銀行的經濟體通膨率較低、成長率較高。自1980年代以來,聯準會將通膨率控制在2%至3%,遠低於政治干預嚴重的經濟體。聯準會通過聯邦基金利率影響市場利率,確保貨幣政策不受政治影響。

若聯準會屈服於川普壓力,強行降息,可能引發市場對通膨預期的變化。卡恩警告,市場或推高長期利率,抵消降息效果。紐約時報2025年蓋洛普民調顯示,僅40%受訪者信任鮑爾的經濟決策,遠低於2001年艾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時期的70%,反映政治分化對聯準會的挑戰。

潛在後果與市場反應

川普的威脅引發市場不安,但反應溫和。2025年7月,標普500指數在川普展示解雇鮑爾草稿信後短暫震盪,隨後回升0.3%,顯示投資者對其行動可能性持疑。然而,英國投資銀行Panmure Liberum分析師警告,市場平靜可能鼓勵川普進一步挑戰聯準會。

若川普解雇鮑爾或迫其屈服,可能引發金融市場動盪。歷史上,中央銀行獨立性受損的經濟體,如1970年代拉美國家,常面臨高通膨與資本外流。聯準會若喪失獨立性,恐導致長期利率上升,抑制投資與消費。法律專家認為,翻修爭議難構成解雇鮑爾的「正當理由」,川普若強行行動,可能引發訴訟。

政治與經濟的交錯

川普的聯準會攻勢與其轉移傑弗里·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案件爭議的策略有關。2025年7月,他攻擊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指其犯「叛國罪」,試圖分散媒體焦點。川普的關稅與減稅政策可能推高通膨,與其降息要求矛盾,顯示其施壓更多基於政治而非經濟邏輯。

共和黨內部對川普策略存分歧。聯準會兩名川普任命的理事主張降息0.25個百分點,但鮑爾堅持以數據為依據。川普盟友,如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要求鮑爾辭職,而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立場較溫和,顯示團隊內部緊張。

川普對聯準會的威脅是一場危險的權力博弈,試圖將經濟核心機構納入政治掌控。這不僅威脅聯準會獨立性,更可能動搖美國經濟穩定。聯準會的獨立性確保低通膨與穩健成長,任何削弱舉動都可能引發市場動盪與全球信心危機。川普的安全帽參訪是一場政治表演,但其背後意圖可能對美國及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聯準會能否守住獨立性,將是未來數月全球焦點。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