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近期非洲豬瘟(ASF,African Swine Fever)疫情急劇惡化,今年(2025年)以來,越南已通報972座養殖場非洲豬瘟疫情,較7月中旬通報的514起大幅增加,短短2周內感染的豬隻數量從3萬頭激增至超過10萬頭,這些豬隻已病死或遭到撲殺。
綜合法新社與《先鋒報》(Tien Phong )報導,越南畜牧協會主席阮春陽(Nguyen Xuan Duong)表示:「非洲豬瘟疫情大規模爆發,席捲全國,嚴重衝擊畜牧業,特別是豬肉供應」。他強調,目前越南無一省份能倖免於此疫情。
非洲豬瘟是一種高傳染性病毒疾病,對豬隻致命但不傳染人類,近年來已重創全球豬肉市場。2018至2019年間,全球最大豬肉生產國中國因疫情損失約半數生豬,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約台幣2.99兆元)。越南政府表示,7月爆發的疫情已威脅糧食供應,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緊急指示各省及政府機構採取措施控制疫情。
雖然越南據稱是首個開發出非洲豬瘟疫苗、並於2023年商業化的國家,但當地官員指出,由於成本及疫苗效能的疑慮,疫苗接種率偏低。阮春陽強調:「疫苗僅是輔助工具,無法取代基本防疫措施」。越南主要疫苗生產商AVAC Vietnam JSC未回應路透的置評請求。據悉,AVAC今年6月表示已在國內售出300萬劑疫苗,並向菲律賓、印尼等國出口60萬劑。
台灣目前並未傳出非洲豬瘟本土疫情,但因地處亞洲,面臨鄰近國家疫情擴散的風險,防疫工作高度戒備。據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最新資料,台灣自2018年中國爆發非洲豬瘟以來,持續加強邊境檢疫,嚴格查驗入境旅客攜帶的肉製品,並對來自疫區的航班、船舶實施高規格消毒。
截至2025年8月,台灣已查獲數千起違規攜帶肉製品案例,並透過檢驗銷毀潛在風險物品,成功阻絕病毒入侵。台灣也積極研發非洲豬瘟疫苗,並與國際合作交流防疫技術。農業部強調,國內養豬場已全面實施生物安全措施,包括限制外來人員進出、定期消毒及監控豬隻健康,以確保台灣豬肉供應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