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7日表示,將提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米倫(Stephen Miran)出任聯準會(Federal Reserve)理事會一席剩餘任期僅數月的理事空缺,接替上周辭職、將重返喬治城大學任教的庫格勒(Adriana Kugler)。米倫主張應提高總統對聯準會的控制權,並曾呼籲對其治理架構進行徹底改革。
綜合路透、財經媒體CNBC報導,聯準會權力交接早已在預料之中,而川普顯然並不諱言他希望推動變革,也不隱瞞他具體想做什麼。川普在自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表示:「米倫擁有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並在我第一任政府中表現卓越。他自我第二任期開始便一路相伴,在經濟領域的專業無與倫比,他一定會表現出色。恭喜你,米倫!」
米倫將完成庫格勒剩餘任期,至2026年1月31日止。川普也明言,白宮仍將尋找這個14年任期職位的永久繼任者,暗示米倫只是過渡性人選。
白宮高層也透露,米倫的任命是為填補關鍵空缺,但不代表他將取代現任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鮑爾的任期將於2026年5月到期。外界推測潛在接替人選包括現任理事華勒(Christopher Waller)、前理事華許(Kevin Warsh)以及國家經濟會議(NEC)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
米倫的提名正值川普可能尋求任命「影子主席」(shadow chair)的傳聞四起,此類人選雖無正式主席職銜,卻能在理事會中發揮牽制與辯論作用。川普6日即曾表示,這次提名並非為取代鮑爾所作的決定。不過,即使是臨時任命,讓米倫進入聯準會仍可能讓川普更直接推動他的寬鬆貨幣政策主張。
米然去年曾在曼哈頓研究所(Manhattan Institute)發表報告,主張應提高總統對聯準會理事會的控制權,例如縮短理事任期。他也反對行政部門與聯準會之間的「旋轉門」現象(官員頻繁在兩者之間流動),並主張將聯準會旗下12家區域銀行國有化。
此外,米倫本人是聯準會的長期批評者,尤其反對聯準會在新冠危機期間採取的激進刺激措施。他同時也是一項具爭議性提案《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的作者,該計劃主張透過貶值美元來調整美國經常帳赤字。他也曾批評前財長葉倫(Janet Yellen)以購買短期國債來管理國債的策略。
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有足夠時間實施這些主張,或甚至參與利率決策投票。
聯準會所有提名皆需參議院確認,過程包括參院銀行委員會舉行聽證會、表決是否將提名案送交全院,並由全體參議員進行表決。而民主黨人近來持續放慢對川普提名人選的審查進度。
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表示:「米倫是川普的忠實支持者,也是總統混亂關稅政策的主要設計者之一,這些政策傷害了美國民眾的荷包。我會嚴加追問他,是要為美國人民服務,還是只為川普效力。」
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史考特(Tim Scott)則發表聲明讚揚米倫是「卓越的經濟學家」,在擔任CEA主席期間「在制定經濟政策和推動成長議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米倫若獲參議院確認,可能參與的政策會議僅剩四次,其中最近一次為9月16至17日舉行。作為理事,米倫除了擁有利率表決權,亦將參與金融監管。但在從現在到2026年1月的短暫任期內,他最重要的角色可能是成為鮑爾的對立聲音。
聯準會決策官員在7月會議上維持基準利率於4.25%至4.50%區間不變。鮑爾當時指出,通膨水準仍偏高,以及川普關稅可能造成物價持續上漲,是維持緊縮政策的原因。
不過,隨著上周公布的就業報告顯示近幾個月新增就業人數遠低於先前預期,聯準會內部的情勢似乎正在轉向,最快可能在下次會議上考慮降息。
多位聯準會官員本月已對勞動市場疲弱表示關切,至少有幾人對關稅推升通膨的影響並不那麼悲觀。這些意見與上月投票反對維持政策不變的兩位理事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