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海」一度成為台灣人民心中最大的擔憂;不過,隨著,時間的遞延,台灣民眾對於俄烏戰爭的關注大減,以致於「戰爭與和平抉擇」並未成為2024總統大選的主軸。
在俄烏戰爭爆發前,讓台灣人民開始思考台灣未來命運的國際事件就是2021年拜登政府突然從阿富汗撤軍,在美國撤軍時發生的阿富汗人擠爆機場、搶登機、有人從飛機上墜落的影像,深深震撼台灣人心。「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的網路聲量搜索量曾經從2021年8月17日的200多萬筆,到18日增至580萬多萬筆;值得注意,藍綠頭面人物因為擔心美方不爽,當時都未訴求「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可見台灣民眾真的很擔心。
因此,當2022年2月24日俄軍突然入侵烏克蘭後,台灣人民除了支持聲援烏克蘭反侵略外,也擔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加上俄烏戰爭迅速升溫,戰場的殘酷影像不斷傳來,讓台灣人的擔憂達到最高點。
根據Quickseek聲量調查,在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的第一年,台灣人討論度高達151萬筆,說是「熱議」也毫不為過,而且主要是關心戰爭對台灣本身的影響。
分析2022年有關俄烏戰爭的討論內容可以發現,「中共」、「蔡英文」、「戰爭」、「能源」、「電價」是熱門關鍵字。
至於過去兩年有關俄烏戰爭的熱門議題,第一位(45%)是支持制裁俄羅斯,第二位(11%)是「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台灣民眾擔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情緒迫使蔡總統當時也得出面喊話「台灣和烏克蘭不同」,拜登特使也在2022年3月2日來台會見蔡英文,安撫台灣輿論。
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台灣的「疑美論」也開始發酵,民眾開始關心美國軍售延宕、台積電外移、義務役延長一年、「地雷島」等議題。
為了避免「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輿論所產生的「疑美論」影響美方對民進黨的支持,賴清德在確定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後,第一時間就展開反「疑美論」運作,公開要求在野黨表態,以向美國示好。
隨著俄烏戰爭進入第二年,台灣民眾的關注度開始大幅減少,據Quickseek聲量調查,2023年有關俄烏戰爭的討論熱度從151萬筆減至45萬筆;討論的內容也轉向「通膨」、「能源」、「電價」、「天然氣」等非政治議題(關鍵字)。
雖然兩岸關係緊張態勢在選前就不斷升高,但「戰爭與和平」卻始終未成為2024總統大選的主軸,也與國人淡忘「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議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