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許多國家仍在和美國就高額對等關稅進行貿易談判。印尼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兼首席經濟部長艾朗加(Airlangga Hartarto)周二(26日)表示,美國已原則同意免除對印尼三大經濟作物:棕櫚油、可可和橡膠出口的19%關稅,該關稅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本月(8月)7日起實施。
路透報導,艾朗加指出,免稅措施將在雙方達成最終協議後生效,但由於美國正忙於與其他國家的關稅談判,目前尚未確定具體實施時間表。
印尼作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出口國和主要橡膠供應國,其三大經濟作物在全球市場中扮演關鍵角色。棕櫚油廣泛應用於食品加工、化妝品及生質燃料,全球超過50%的食用油消費依賴棕櫚油,印尼供應量占全球近60%。可可則是巧克力及相關產品的核心原料,印尼為全球主要可可供應國之一,影響國際食品產業鏈。橡膠則是輪胎製造和工業應用的重要材料,印尼的出口量對全球供應鏈穩定至關重要。這些作物的關稅免除將進一步鞏固印尼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在此次談判中,印尼與美國還討論了美國在印尼的潛在投資計畫,特別是與印尼主權財富基金Danantara及國有能源公司Pertamina合作,共同開發燃料儲存設施。艾朗加表示:「我們正等待美國的正式回應,但在會議中,對於美國不生產的產品如棕櫚油、可可和橡膠,免稅原則已基本達成共識,關稅將降至零或接近零」。美國駐雅加達大使館尚未對此回應。
作為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印尼在7月即與川普政府達成初步關稅協議,但當時仍需承擔與泰國、馬來西亞相同的19%關稅,略低於越南的20%。在談判中,印尼提出對美國的大額投資計畫,包括購買美國原油、液化石油氣、飛機及農產品,並承諾對幾乎所有進入印尼的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
艾朗加表示,美國關稅的降低以及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展,將推動印尼經濟成長,預計2026年經濟成長率可達5.4%,高於今年的約5%。他補充說:「這些進展為全球市場帶來樂觀情緒,因為投資者尋求穩定性,而印尼是提供全球確定性的國家之一」。
印尼政府希望吸引更多外資,特別是在關鍵商品加工領域,如同其成功吸引中國投資鎳礦項目一般。艾朗加強調,政府正積極推動矽砂加工投資,包括太陽能板和半導體晶圓的生產,以進一步提升印尼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