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於29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受到衝突和貧困的影響,全球霍亂疫情持續惡化,已在多個國家爆發並對區域公共衛生構成重大挑戰,目前全球已超過40.9萬例霍亂、急性腹瀉病例,而加薩走廊因軍事衝突導致供水系統遭毀,衛生條件堪憂,恐怕會使霍亂在當地大流行。
數據顯示,從2025年1月1日至8月17日,全球31個國家累計報告超過40.9萬例霍亂、急性水樣腹瀉病例,並導致4,738人死亡,其中有6個國家的致死率超過1%。
報告指出,剛果民主共和國、南蘇丹和蘇丹等在2024年爆發的疫情仍在持續並顯著擴散,使防疫形勢更加複雜。此外,查德、剛果共和國等多年未曾報告大量病例的國家也再次爆發疫情,導致原本已十分脆弱的衛生系統不堪重負。
在世衛組織的區域劃分中,東地中海區域的病例數最多,超過23萬例;而非洲區域的死亡病例數最多,共3,763例。
世衛組織強調,軍事衝突、大規模流離失所、自然災害和氣候變遷加劇了疫情的爆發,尤其是在基礎設施薄弱、醫療資源匱乏的農村和洪澇災區。
據悉,霍亂是一種由攝入受霍亂弧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所引起的急性腹瀉疾病。雖然大多數感染者症狀輕微,但若不及時治療,病情可能迅速惡化,甚至在數小時內導致死亡。
霍亂的重要症狀為嚴重急性水樣腹瀉,並伴隨危及生命的脫水。大多數患者可透過口服補液治療,但重症患者需靜脈輸液、口服補液和抗生素。
聯合國估計,加薩有近70%的供水和衛生設施被以色列的猛烈轟炸摧毀,包含全部5個廢水處理設施及海水淡化廠、污水泵站、水井和水庫。
無國界醫生組織則指出,自戰爭爆發以來,加薩已報告超過48.5萬例腹瀉病例,因此擔憂該地將出現更嚴重的霍亂,因為擁擠環境、缺水、炎熱、衛生條件差等都是霍亂的先決條件。
世衛組織強調,安全飲用水、完善的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是終結霍亂疫情並預防未來爆發的唯一長期且永續的解決方案。世衛組織建議各國應加強監測、改進病例管理、推動水衛生干預措施、實施疫苗接種運動,並加強跨境合作,以協調公共衛生措施並防止疫情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