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0年夢想!淡江大橋16日合龍 明年變地標級國際建設

淡江大橋將於9月16日合龍,連接淡水與八里。圖/取自交通部官網
淡江大橋將於9月16日合龍,連接淡水與八里。圖/取自交通部官網

催生了30年的淡江大橋預計16日合龍,連結淡水與八里。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天(11日)透露,希望明年5月9日舉行通車典禮、5月12日開放通車,他強調「淡江大橋絕對會是地標級、國際級建設。」

過去要跨淡水、八里兩端只能走關渡大橋,導致當地交通壅塞。1980年代起已有在八里與淡水興建大橋、紓解淡水交通壓力的計畫,不過2010年行政院才核定可行性規畫報告,2013年有條件通過環境差異分析審查,2014年第一標即台北港港區臨港大道段開工。

此次的主橋段及連絡道是第三標,主橋段跨距達450公尺、跨越淡水河道部分橋長920公尺,是全世界最大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由普立茲建築獎女性得主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設計,由66塊閉合節塊組成淡江大橋,16日要拼上最後一塊。之前則已完成53節、高達 211.4公尺的塔柱。

陳世凱今日接受「POP撞新聞」訪問時表示,淡江大橋預計9月16日合龍,拚上最後一塊節塊, 總統賴清德將參加合龍典禮,現在已有許多熱心民眾每天在網路上分享工程進度。

陳世凱表示,淡江大橋絕對會是地標級及國際級建設,對台灣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建設,也希望在明年5月9日舉行通車典禮、5月12日正式開放通車,屆時典禮將辦2至3天,讓民眾更親近淡江大橋。

陳世凱指出,淡江大橋明年通車後,關渡大橋的行車壓力預估可減少30%,淡海民眾要往桃園機場或台北地區可節省約25分鐘車程。該橋除車輛外,還規畫輕軌、人行道及自行車道等,也會建置旅客服務中心,讓民眾看到建設過程、故事與特色。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