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咖啡巨頭星巴克(Starbucks)正式宣布出售中國業務的大部分股權,為其進入中國大陸26年來最重大的一次結構調整。根據星巴克官方4日公告,公司將以約40億美元(合約1235億元新台幣)出售大陸業務60%股權 給大陸本土投資機構博裕資本(Boyu Capital),雙方將成立新合資企業,未來將共同推動品牌在大陸市場的長期發展。
此次交易並非「完全撤出」。星巴克強調,公司將保留合資公司40%股權,繼續擔任品牌與知識產權(IP)擁有者,並對合資公司進行品牌授權並分享未來收益。
星巴克預估,完整計算股權與未來授權收入後,大陸零售業務總估值可達130億美元。
星巴克執行長倪睿安(Brian Niccol)表示,博裕的本地市場能力將「加速星巴克在中小城市及新興地區的拓展」。
星巴克官方公告,新合資公司的營運重點包括:總部設於上海、維持原團隊、保留既有夥伴(員工)制度、管理全大陸超過8,000家門市,設定中長期目標擴張至20,000家門店。這代表星巴克有望進一步觸及二、三線與縣域城市。
博裕資本投資合夥人黃宇鉦表示,星巴克在大陸打造深厚品牌忠誠度,雙方合作可望「融合星巴克全球咖啡能力與本地市場洞察」,帶來更多創新。
博裕過去投資多在科技、醫療與大型零售領域,包括SKP購物中心等,這次入主星巴克被視為正式跨入餐飲與消費品牌版圖。
交易傳聞最早於2024年底浮現,星巴克於2024年11月首次承認正在「探索中國市場策略選項」。
其後多家投資人參與競標,歷時一年,最終由博裕接手六成股權。綜合多家大陸財經媒體表示,本次合作象徵星巴克試圖結合「全球品牌+本地資金」模式,以對抗大陸咖啡市場快速崛起的本土品牌,包括瑞幸與庫迪等。
業界則預期,隨著資金注入與擴張加速,星巴克可能在價格策略、產品創新與會員福利上展開新一輪競爭,未來與瑞幸、庫迪之間的「城市與下沉市場之戰」恐將更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