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副總統錢尼(Richard Bruce "Dick" Cheney)家族證實,他已在當地時間周一(3日)辭世,享壽84歲。
從尼克森(Richard Nixon)時代的白宮幕僚,到福特(Gerald Ford)政府最年輕的幕僚長,再經雷根(Ronald Reagan)時期的國會議員、老布希(George HW Bush)任內的國防部長,一路走到小布希(George W Bush)身邊的副總統,錢尼橫跨5位共和黨總統,成為黨內最具影響力的強硬派人物,卻也因伊拉克戰爭與酷刑政策,終身背負「達斯·維達」(Darth Vader,即「黑武士」)罵名。
綜合美聯社與《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錢尼早年從耶魯大學輟學,五度申請延役避開越戰,卻在華府政壇節節高升。2000年大選前,他從石油巨頭哈利伯頓(Halliburton)轉戰小布希副手,儘管已歷3次心臟病發,仍以豐富資歷與鐵腕作風,成為史上實權最重的副總統。
2001年「九一一恐攻」當天,布希被緊急護送離開華府,錢尼與老友、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聯手掌控全局,迅速將美軍送往阿富汗追剿「基地」組織(al Qaeda)。
BREAKING: Dick Cheney,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vice presidents in United States history and a chief architect of the war in Iraq after the 9/11 terrorist attacks, has died. He was 84. https://t.co/XNhBHp8kkZ pic.twitter.com/sI8uL6tSl8
— USA TODAY (@USATODAY) November 4, 2025
然而,錢尼的歷史定位終究繞不開伊拉克戰爭。2003年3月,美軍以「海珊(Saddam Hussein)與基地組織勾結、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入侵,兩項指控最後被證明子虛烏有。布朗大學沃森研究所(Watso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 at Brown University)統計,自2001年起,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葉門、巴基斯坦直接戰爭死亡至少80萬人,美軍陣亡伊拉克4431人、阿富汗2352人,傷者逾5萬。
錢尼卸任後仍堅稱「九一一」後對恐怖嫌犯施用水刑等「強化審訊」合法的必要性。2018年傳記電影《為副不仁》(Vice)上映,傳記作家伯恩斯坦(Jake Bernstein)接受《衛報》訪問時指出,錢尼樂於被稱「達斯·維達」,從未試圖柔化形象。
國際媒體普遍視錢尼為「重塑副總統職權卻讓美國深陷中東泥沼」的關鍵人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形容他主導「先發制人」戰略影響至今,《半島電視》(Al Jazeera)則批評伊拉克戰爭的虛假情報源自其辦公室,導致區域動盪加劇。
前總統蔡英文2017年時接見錢尼,並表示錢尼前副總統早在1979年擔任聯邦眾議員時就支持《台灣關係法》,該法自立法以來不僅是台灣安全及發展的重要基礎,對於亞太地區的和平及穩定也十分重要,是表現強健台美關係的最佳例證。
Welcome 🇺🇸 former VP Dick Cheney to Taiwan. Had discussion today on #Taiwan’s commitment to maintaining regional #peace & #stability pic.twitter.com/atER3Zlrgn
— 蔡英文 Tsai Ing-wen (@iingwen) August 7, 2017
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率先發表聲明,稱錢尼為「一位堅韌的公僕與愛國者」,並回憶兩人在參議院時期「跨越黨派」的合作,「他的離世讓美國失去一位塑造現代國防政策的關鍵人物」。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亦致哀:「儘管我們在政策上分歧,錢尼對美國安全的奉獻無可否認;願其家人得安慰」。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代表歐洲盟友表示:「錢尼在反恐聯盟中的角色,強化了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他的遺產將持續影響全球安全」。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特別強調:「錢尼是中東和平的忠實支持者,他的遠見幫助以色列面對共同威脅」。
錢尼辭世,標誌一個時代落幕,其強硬遺產與爭議,將長留美國政治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