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政男解讀:高院發回更裁柯案「應是為了釐清證人範圍」並非要關回柯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右)10日前往桃園「宏願大千世界」,祭拜亡父柯承發;上完香後,柯文哲比著牌位,哽咽地說「我爸爸的牌位......」。圖/中央社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右)10日前往桃園「宏願大千世界」,祭拜亡父柯承發;上完香後,柯文哲比著牌位,哽咽地說「我爸爸的牌位......」。圖/中央社

遭羈押禁見近1年的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8日才完成辦保、短暫恢復自由之身,北檢隔日立刻提出抗告,高等法院今天(12日)宣布撤銷原裁定,發回北院更裁。不過長期關心柯案的醫師沈政男表示,高院發回更裁柯案應是為了釐清證人範圍,也就是柯文哲可以接觸哪些人、不能接觸哪些人,而不是要把柯關回去。

柯文哲遭羈押禁見近1年,台北地院5日裁定他以7000萬元交保,柯文哲8日完成辦保,北檢9日正式提出抗告,高等法院11日收案,今天撤銷原裁定發回北院更裁,令許多人感到驚訝。

高院12日裁定理由認定,合議庭認定本案依原審審理計畫書記載,尚有證人(含兼具共同被告身分者)尚未交互詰問,關於柯文哲部分,滅證、串證可能性是否降低、有無繼續羈押之必要性之判斷,何以僅限於涉犯違反貪汙治罪條例部分,而不及於其涉犯公益侵占、背信等罪嫌?再原審前於民國114年7月21日裁定時,以有部分證人尚待傳喚到庭,無法排除湮滅證據或勾串共犯、證人之虞為由,而裁定被告2人延長羈押,卻又於1個月後,在尚有諸多證人尚未交互詰問之情形下,認被告2人滅證、串證之可行性與可能性已經大幅降低,實難謂無前後矛盾及理由欠備之不當。

對於高院說法,沈政男引述擁有法學博士學位家人的意見,指出3點:首先,侵占與背信未達羈押門檻,證人不必問完;其次,7月那次有講「問夠就會放人」,前後無矛盾;最後,是更裁重點,也就是北院必須釐清證人範圍。

沈政男則說,高院沒提交保後接觸證人,且另一涉案者應曉薇也更裁,顯然就是要北院補充說明,而非把人關回去。

北檢抗告理由之一就是柯文哲辦保之後與民眾黨團主任陳智菡同車,而陳智菡具有證人身分。問題是陳智菡並非京華城案證人,因此有輿論指出北院應該列出柯文哲可以接觸誰、不能接觸誰。據了解,北院昨天也說,如果發回更裁會列出禁止接觸的證人名單。

沈政男還寬心地說:「阿北不會有事,大家可以去吃晚餐。」許多小草在底下留言「只能希望如此了」,也有網友指出,邏輯是這樣沒錯,可惜政治迫害是沒有邏輯的,這是政治案件不是司法案件。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