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局勢持續緊張,大陸「九三」閱兵備受關注。我國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多次重申「兩岸互不隸屬」,並稱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據聯合報系民調,6成3民眾對其處理兩岸關係表現不滿,比去年增加20個百分點,滿意度僅剩2成6。且有8成8民眾仍認為兩岸溝通管道不可中斷,顯示和平是社會共同的期待。
調查顯示,民眾對「境外敵對勢力」的說法多持疑慮,有6成3認為帶來負面影響,僅1成8認為正面。至於陸配補繳除籍證明、追究藝人在大陸的言行等政策,也有6成1民眾認為對兩岸交流不利。
在「台獨」議題上,17%民眾直言,若台灣走向獨立,將導致兩岸關係更為緊張;支持「務實台獨」的比率則僅比去年減少1個百分點,顯示相關爭議雖存在,但並未明顯鬆動賴清德的台獨金孫政治標籤。
對於台灣立場,要傾美或傾向大陸,去年與經年的調查都維持66%民眾認為要維持等距,不傾向任何一方。
另一方面,多數人仍重視經濟與民生。46%民眾希望持續加強兩岸經貿合作,創近4年新高;反對者降至13%,認為維持現狀的有35%即可。調查也指出,88%民眾認為維持兩岸溝通管道「非常需要」或「還算需要」,即便是執政黨支持者,也有75%贊成對話,凸顯和平交流已是社會共識。
經濟風險也是關注焦點。大陸近年暫停部分台灣農漁產品輸入,讓58%民眾憂心產業受影響,比例逐年上升;無此顧慮者則降至36%。民眾普遍擔心基層經濟承受壓力,促使社會傾向維持穩定互動。
這項調查由聯合報系民調中心於9月10日至15日進行,有效樣本1012份,信心水準95%,抽樣誤差為正負3.1個百分點。分析指出,雖然賴清德的兩岸政策滿意度顯著下滑,「境外敵對勢力」說法引來過半質疑,但88%民眾仍盼維持交流,46%民眾期待經貿合作加強。民意展現出清楚訊號:台灣社會的主流選項不是對抗,而是追求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