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的光復!保釣老將齊聚中山堂反思歷史

為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釣魚台教育協會5日舉辦「未竟的光復:保釣運動進行式與光復八十的當代反思」活動。現場座無虛席,200多人齊聚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參與當天活動。圖/釣教協提供
為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釣魚台教育協會5日舉辦「未竟的光復:保釣運動進行式與光復八十的當代反思」活動。現場座無虛席,200多人齊聚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參與當天活動。圖/釣教協提供

為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釣魚台教育協會近日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辦「未竟的光復:保釣運動進行式與光復八十的當代反思」活動。活動以民俗小戲演出、紀實影片放映與座談交流多重形式,展現釣教協長年推動「保釣教育」與「文化啟蒙」的努力。現場吸引約250位來自學界、文化界及青年學生及各界人士在中秋佳節前夕,齊聚於1945年日本遞交投降書的光復廳回顧歷史進行當代反思。

本次活動從人民觀點探討光復紀念意義的五大核心主軸:「人民的歷史」、「反美日霸權」、「啟蒙的精神」、「兩岸大團結」、「和平的願力」,彰顯其時代意義,並設有「未竟的光復」聲明連署書。

釣教協理事長呂欽文主持開場強調「我們沒有資格緬懷勝利,因為釣魚台仍未光復」,他沉重提問:少了釣魚台,台灣真的光復了嗎?

隨後由協會與蘇澳聖湖社區合作演出《拚無人島》保釣民俗小戲揭開序幕另外影片放映第一部是是釣教協出品,張釗維策畫、鄭澤文導演的紀實短片《重返無人島》,敘述漁民在釣魚台海域拚搏的歷程影片第二部播放中華文化總會與CNEX出品、張釗維導演的抗戰空軍紀錄片《冲天》,記述空軍子弟的民族氣節與動人的生命故事。

婦聯會主委雷倩指出,今年同時是抗戰勝利與反法西斯戰爭80周年,提醒社會應超越戰爭思維,思考和平契機。她以多年關注釣魚台及東海情勢的經驗,說明日本藉由「暫定執法線」與漁船執法,有意識地逐步建立有效管轄的策略,台灣漁民往往成為犧牲者,顯現海洋主權的重要性。

原鄉人文化工作室執行長張鈞凱指出,保釣運動從來不是少數知識分子的行動,而是源自人民的抵抗與追求正義的精神,延續自80年前的反法西斯抗戰。他強調,歷史的重要性在於抵抗被遺忘與扭曲,唯有持續講述台灣人參與抗戰、守護海疆的歷史,才能避免被納入西方中心的戰敗者敘事。部分學界傾向以「終戰」取代「抗戰」,抹去台灣做為中國人共同抗戰的角色,這是極為可悲的現象。

釣教協創會理事長陳美霞強調,保釣運動不僅是維護主權,更是中國啟蒙運動的延續與升級,是一場人民史觀與思想解放的運動。五十年後的今日,台灣仍處於去中國化與親美親日的主流意識形態中,釣教協正致力於延續這份啟蒙工作,以釣魚台為「照妖鏡」,揭示資本主義、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的本質。她並引用調查數據指出,對李登輝的「釣魚台屬於日本」的說法是有近9成民眾反對與公憤,多數台灣民眾支持釣魚台屬於台灣、肯定保釣運動,顯示推動啟蒙仍具堅實基礎,呼籲大家持續努力,讓50年前的啟蒙精神在當代重現。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