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美國蝦驗出遭放射性污染 印尼數百萬蝦農生計受影響

印尼是全球第五大蝦類出口國,卻傳出輸入美國的蝦遭到放射線污染。圖/取自Bisniscom《YouTube》官方頻道
印尼是全球第五大蝦類出口國,卻傳出輸入美國的蝦遭到放射線污染。圖/取自Bisniscom《YouTube》官方頻道

印尼近期因出口蝦類與香料檢出放射性同位素「銫137」(Cs-137)污染,引發國際關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自8月起對來自印尼的蝦類與丁香實施進口管制,導致印尼蝦產業銷售量銳減約35%,恐衝擊數百萬蝦農家庭生計。

路透報導,印尼當局調查,蝦類污染源可能來自雅加達西約40公里的工業小鎮錫坎德(Cikande),當地鋼鐵製造商Peter Metal Technology使用進口廢金屬作為原料,疑似將含Cs-137的廢料混入廢棄物處理流程,導致放射性粒子釋放至空氣,影響約2公里外的蝦類加工廠PT Bahari Makmur Sejati(BMS Foods)。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及FDA在BMS Foods的蝦類中檢出Cs-137,含量為每公斤68貝克(Bq/kg),隨後對包括Walmart、Kroger等零售通路的相關蝦類產品發出召回令。此外,印尼政府在雅加達北部港口發現14個來自菲律賓的廢料貨櫃含有Cs-137,顯示污染可能也與出口用貨櫃有關。印尼食品協調部已封鎖錫坎德地區進行清理,並與美國政府及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合作處理。

上月(9月),FDA在來自印尼Natural Java Spice的進口丁香中檢出Cs-137,含量高達每公斤732.43貝克,雖未進入美國市場,但引發進一步調查。印尼環境部長哈尼夫(Hanif Faisol Nurofiq)表示,Natural Java Spice的丁香加工廠及其產品樣本未發現放射性污染,但政府將對美國退運的丁香進行重新檢測。目前,丁香污染的確切來源尚未確定。

FDA依據《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FSMA,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第801(q)條首次行使權力,要求印尼特定地區的蝦類與丁香進口需提供安全認證。雖然檢出的Cs-137含量低於FDA的限制標準每公斤1200貝克,但長期暴露於低劑量Cs-137仍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風險。

印尼是全球第五大蝦類出口國,占國際市場約6%,其中三分之二出口至美國。印尼蝦農協會理事長坦西爾(Andi Tamsil)表示,自BMS Foods被FDA列入「紅色名單」後,國際買家對印尼蝦類的安全性產生疑慮,導致部分地區蝦價下跌35%,整體銷售量也下降三至三成五。若此情況持續惡化,數百萬依賴蝦產業的家庭,從養殖到加工環節,恐面臨失業危機。

印尼國家核能機構正調查污染範圍及影響,強調將採取措施確保出口產品安全。坦西爾呼籲政府加快調查並提供補償,以減輕蝦農的經濟損失。同時,印尼政府與國際機構的合作清理行動正在進行,力求恢復國際市場對印尼蝦類的信心。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