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總理堅拒承擔風險 歐盟1,400億歐元援烏貸款計劃觸礁

歐盟1,400億歐元援烏貸款計劃觸礁,比利時總理德魏弗堅拒承擔相關風險。圖/翻攝自Times Now World YouTube頻道
歐盟1,400億歐元援烏貸款計劃觸礁,比利時總理德魏弗堅拒承擔相關風險。圖/翻攝自Times Now World YouTube頻道

歐盟擬以沒收的俄羅斯資產作為資金來源,為烏克蘭提供1,400億歐元貸款的計劃觸礁。身為歐盟第八大經濟體的比利時,該國總理德魏弗(Bart De Wever)堅拒承擔相關風險,導致計劃至少延後兩個月。外界普遍認為,這再度凸顯歐盟對烏克蘭支持的脆弱性。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比利時是歐盟創始六國之一,一向以「歐式妥協」聞名,然而這次卻成功大幅弱化峰會公報的措辭,使決定實際上被延後至下次峰會再議。

德魏弗是右翼佛蘭德民族主義者(Flemish nationalist),面對國內輿論壓力,他堅稱這項操作對比利時構成巨大的財務與法律風險...德魏弗向記者抱怨:「我們如今被指責成那個不願合作的國家,這讓我很不是滋味。」他形容讓比利時納稅人承擔這筆貸款風險「簡直是瘋了」。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雖然日前才宣布制裁俄羅斯的兩家最大石油公司,但他對俄烏戰爭的態度曖昧,使歐洲必須自行承擔起強化援烏的責任。過去歐洲各國與歐洲央行都認為動用俄資為烏克蘭軍援或重建屬於違法風險極高之舉,然而隨著戰爭持續,這項構想近月已逐漸成為現實選項。

歐盟原希望能在23日給歐盟執委會明確授權,讓執委會最早可於下周提出法律草案,具體說明貸款架構,但德魏弗成功擋下這一步。

馬克宏強調:計劃尚未被擱置

一整天的緊急協商一度破裂,直到幕僚擬出折衷文字,領袖們才在深夜重新聚首。德魏弗最終同意在峰會聲明中加入一句:他不會阻撓歐盟執委會「進一步研究沒收俄資的可行性」。然而,這距離基輔所期待的承諾仍遠。一名參與討論的歐盟外交官表示,最終文件是一份「足夠平衡的文本」,讓各方都能各取所需地解讀。外界普遍認為,這結果再次暴露出歐盟對烏克蘭支持的脆弱性。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強調,這項計劃「尚未被擱置」,並說「我們確實討論了技術細節」。他也指出,目前並無其他替代的烏克蘭援助資金來源。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則告訴各國領袖,該貸款「風險可控」。

由於比利時對計劃表達不安,歐盟各國與布魯塞爾的外交官在峰會前數周一直嘗試尋找能讓德魏弗放心的法律表述。與先前草案相比,最終版本刪除了要求執委會「提出法律草案」的語句,僅留下「邀請歐盟執委會盡快提出各種財政支援方案」,並將議題推遲至12月峰會,官員並未排除提前召開的可能。

外交官透露,德魏弗之所以態度強硬,是因俄羅斯在歐洲被凍結的巨額資產多由比利時註冊的金融機構Euroclear保管,他擔心若資金出問題,比利時將首當其衝。據四名歐盟官員透露,德魏弗甚至拒絕一份最後一刻的妥協版本,該版本原打算採更積極支持貸款的措辭。

比利時外交官拿空難來做比喻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會後表示:「我們已就『該做什麼』達成共識,接下來要討論『該怎麼做』。」內部會議紀錄顯示,比利時外交官曾以空難比喻回應執委會的保證:「飛機出事的機率很低,但一旦發生,就會奪走數十條人命。」

近幾周來,比利時官員多次要求歐盟執委會以雙邊方式處理貸款中最敏感的部分,卻因遭拒而感到不滿。一名歐盟外交官指出:「我感覺執委會的同仁低估了這項極為複雜的金融結構,這正是比利時憂慮的根本原因。」

此次深夜達成的妥協雖讓各方都能保全面子,但也讓德魏弗保留在未來任何不符他「紅線」的方案上行使否決權的空間。德魏弗表示,若「俄羅斯因任何理由主張取回這筆資金,現金必須能立即到位」,否則「整個歐洲金融體系的信任都將受威脅」。他說:「那由誰來提供擔保?我問了在場同僚,是你嗎?是各會員國嗎?……但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熱烈的回應。」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