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有意接手《漢聲》數位化 學者籲文化部不應淡漠

創刊於1971年1月的英文漢聲雜誌《ECHO》,也是中文《漢聲》雜誌的前身(摘自漢聲巷官網)
創刊於1971年1月的英文漢聲雜誌《ECHO》,也是中文《漢聲》雜誌的前身(摘自漢聲巷官網)

《漢聲》雜誌創辦人之一黃永松4日離世,享年81歲,由於他生前念茲在茲想將《漢聲》雜誌數位化,甚至一度動念想捐給國家,但竟乏人問津,反而是大陸有意接手。國政基金會呼籲文化部,不要因《漢聲》可能「政治」不正確而淡漠,讓對岸輕鬆收割這個台灣民間辛苦耕耘的果實。

國政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表示,黃永松長期從事文化扎根工作,1970年籌辦《漢聲》,1980年代推廣「中國結」,1990年代搶救龍潭惜字亭、出版楊柳青年畫、發起文化尋根活動,晚年投入兩岸攝影教學,一直默默耕耘。尤其是發行超過半世紀的《漢聲》雜誌,記錄了黃永松與漢聲團隊帶領民間從事文化研究的成果,搜集了無數田野調查的一手資料,特別在兩岸阻絕年代,能從台灣發掘、珍藏、記錄漢文化在地的深化,並流播國際,堪稱台灣漢文化的百科全書。

據黃永松的友人轉述,黃永松生前念茲在茲將《漢聲》數位化,可惜他一場重病來得又快又急,沒有完成,人就走了。黃也曾動念想捐給國家,但竟乏人問津,反而是大陸有意接手,可是黃有疑慮,就沒進行。黃永松的朋友希望能繼續完成其遺志,卻力有未逮。

「請教文化部長史英,既然捨得燒八千多萬元演兩天的《1624》,總不會連幾百萬的數位化經費都捨不得出吧?」陳學聖說,文化部動用前瞻預算,花了好幾億成立「國家文化記憶庫」,既然《漢聲》有很多珍貴史料,把它數位化納入國家記憶庫,或另設一個資料庫,對文化部而言,都是事半功倍的千秋大業,何樂而不為?

陳學聖呼籲執政者,不要因《漢聲》可能「政治」不正確而淡漠,要有多元包容的文化保存觀,不要受限於狹隘的意識型態,文化價值是遠遠超越眼下當前的政治。把《漢聲》數位化,比頒獎給黃永松更有實質意義。如果政府不重視《漢聲》,萬一被對岸輕鬆收割這個台灣民間辛苦耕耘的果實,將會成為台灣文化的重大損失。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