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征輝專欄】兩岸永久和平的定海神針

台海形勢兵凶戰危,和平是唯一選項。圖/取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台海形勢兵凶戰危,和平是唯一選項。圖/取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黃征輝/前海軍上校、艦長

看到本文題目,或許有人會直覺猜想:答案一定是「九二共識」。

很抱歉,並不是。

即使今天全台灣所有政黨、政治人物,以及行政部門都一致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就能從此永久和平嗎?恐怕沒那麼簡單。

「九二共識」充其量只是暫時「維持現狀」的工具。然而世局的本質就是不斷變動,維持現狀並非長久之策——縱然雙方都願意維持,時間也會逐漸壓縮它的效力。

問題的核心:統獨的主權之爭

兩岸要實現永久且穩定的和平,只有一條路:正面處理,並最終解決台灣的統獨問題。

先不談方法,僅從邏輯推演:

唯有當「統」或「獨」其中之一得到兩岸共同確認,戰爭的根本誘因才會被完全消除,永久和平才真正有根基。

只要統獨懸而未決,外部勢力便永遠有介入的空間。

好比日本政治人物再度提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美國要求台灣延長兵役、增加軍費、建成「刺蝟島」;歐洲各國軍艦以「自由航行」名義穿越台灣海峽……。這些國際玩家之所以能見縫插針,根本原因是統獨未定、局勢模糊,而台灣因此成為地緣政治中的棋子。

因此,若要確保兩岸永久和平,邏輯上只剩兩種可能:

北京接受台灣獨立,或,台北接受北京統一

換位思考:獨立是否有可能?

對支持台獨的朋友,我想提出一個必須誠實面對的問題:如果你今天坐在北京的決策位置,會同意台灣獨立嗎?

若覺得難以回答,不妨換一個角色思考:倘若金門舉行公投,並試圖脫離台灣獨立,台北會答應嗎?

同樣的道理可見:台灣想在「沒有戰爭」的前提下獨立,其機率在現實世界幾乎是零。

至於「透過戰爭」追求獨立——過去或許有人相信有美國撐腰,但如今國際局勢天翻地覆:中國軍力崛起,在西太平洋的綜合戰力不再是三十年前的弱勢。台灣若想靠戰勝獲得獨立,其可能性已從「理想」退化成「幻想」。

統一:無法迴避的終局

假設兩岸的目標是永久和平,「統一」遲早得面對。再從現今的局勢觀察,以下八個現象值得我們警惕:

1. 美軍相對優勢是二戰以來最弱;

2. 解放軍的戰力為中國五千年歷史最強;

3. 美國國際的領導力由於川普總統任性妄為,是二戰以來最低;

4. 中美修昔底德陷阱是現今世局動亂的根源,而在此競逐之中,川普的交易個性,出賣台灣換得美國利益的可能性是二戰以來之最;

5. 習近平主席具有強烈意志,再輔以中國前所未見的強大國力,他是中共建國以來最有能力推動武統的領導人;

6. 賴清德總統莽撞、執著的個性,是台灣所有政治人物之中,最可能越過北京紅線的領導人;

7. 民進黨違背民主正義,大罷免大失敗,是建黨以來最失去台灣民心的一刻;

8. 台灣正急速擴軍,軍費支出頻頻破紀錄,如北京再不動手,隨著台灣屯積的武器越來越多、越來越精良,武統造成的傷亡必然越來越大。

綜合以上八點,我們幾乎可以確定:

現在是二戰以來,武統「阻力最少、助力最多」的一刻!

眾人皆醒,清德獨醉

我看得出來,北京長期專注兩岸事務的戰略專家,必也看得出來。也因此,國際間愈來愈多智庫、專家、學者,呼籲美台雙方皆應「保持克制」。

兩岸問題學者蘇起更明白指出:對台灣而言,兩岸對話一定比美中交易更重要,也更有尊嚴

高雄科技大學前校長吳建國在報紙投書,建議統一以後國號可採「中國」,兩岸則依現況區分為「中國大陸地區」與「中國台灣地區」的「一國兩區」。

民進黨政府的回答只有「否定」

儘管學界、智庫擔心戰爭將至,人人絞盡腦汁思考一個「兩岸都能接受」的解方,然而民進黨對各方建言的回應都是「否定」:簽署和平協議無法帶來和平;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一國兩區最後的結果還是一國兩制……。憂慮很多,我不能說全沒道理,然而在民眾憂心戰爭將至之時,能否請台北國安團隊正告國人:在否定所有建議之餘,你們對確保兩岸永久和平的具體方案是什麼?

否定並不難,難的是提出具體可行,且可實現的替代方案。而這,正是今日台灣最需要,也最欠缺的答案。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