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賴清德8年投入1.25兆國防預算:「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是不可碰觸紅線

總統賴清德今日上午9時30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11時30分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記者會。圖/中央社
總統賴清德今日上午9時30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11時30分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記者會。圖/中央社

總統賴清德投書美國《華盛頓郵報》,表達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感謝,並宣布政府將推出歷史性的400億美元(約1.25兆新台幣)追加國防特別預算,以應對來自北京的壓力。投書公布後,今(26)日上午賴清德現身記者會,正式宣布此軍購案,國防部已經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規劃,預計未來8年2026年到2033年,投入1.25兆經費,提升國防自主壯大國防產業,並具體透露8大守護台灣民主自由行動。

總統府上午以簡訊通知表示,賴清德上午9時30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預計11時30分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記者會,分3部分,包括賴清德發表談話、國防部長顧立雄簡報、媒體QA。

賴清德在記者會上表示,北京當局近來全面推進企圖把民主台灣變成中國台灣的行動,已經對國家安全與自由民主蓋來威脅,經過充分討論,已經研擬了兩項守護民主台灣國家安全行動方案作為具體因應策略。

賴清德指出,一如國際關注,中國對台灣、對印太區域的威脅正在加劇,近期在日本、菲律賓、台海周邊,各類型軍事侵擾、假訊息認知操作等復合威脅不斷,不僅如此,北京當局也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加速侵略台灣的軍事整備,持續升高台灣周邊演習與飛彈侵擾,更藉反獨促統及跨境鎮壓企圖蠶食鯨吞中華民國政府的管轄權,形塑對台灣實質治理假象。

針對台灣內部,賴清德表示,中國加大統戰滲透與分化,混淆國人國家認同削弱團結,這些作為,目的都是要把自由繁榮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的台灣關進威權專制中國台灣裡,達成併吞台灣、稱霸宰制印太區域的野心。

面對中共威脅 賴清德:國安團隊已規劃2大行動方案

為因應前所未有的情勢,賴清德指出,國安團隊已規劃2大行動方案,全面應對迫切的國安威脅,第一項行動方案,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賴清德重申,民主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國人及國際友人稱呼我們為「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華民國的前途由2300萬台灣人決定。

「這就是我們要捍衛的現狀!」因此,賴清德表示,台灣堅決反對中國扭曲聯大2758號決議,利用二戰歷史文件竄改史實,妄稱台灣屬於中華民國共和國的一部分,更高度警惕中國加速武統台灣軍事整備的同時,更在國際與各領域加大推進假和平為名的強製性統一,企圖把台灣變成中國管轄的一部分,「國家安全沒有妥協空間,捍衛民主台灣拒絕臣服中國,這是台灣人民的立場」。

為了捍衛主權,打造堅強民主機制,賴清德提出幾點具體行動,第一,國安團隊將協同相關部門成立常態性專案小組,以民主台灣對比中國台灣為主軸,研擬行動計劃,透過國際及國內戰略溝通、歷史敘事、反制法律戰等多元手段,向全世界展現守護民主台灣堅定維持現狀的決心和意志。

第二,事實和真相是民主國家凝聚社會信任,強化國家認同的基礎,行政院將評估在重大施政及選舉期間,中國的介入干擾與可能衝擊,藉由事實揭露與正確資訊的充分流通,加強各界對北京干預我國內部事務的警覺。第三,持續落實因應中國統戰及國安威脅17項策略。第四,反制中國對台灣人民跨境鎮壓,建立受害者聯繫及保護機制,強化跨國保護潛在受害者、健全法制。

第五,歷來所有民調都顯示,國人壓倒性反對中國設定統一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應該透過政府政策宣示、立法院決議,政黨與民間團體集體作為,共同確立「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是台灣社會不可碰觸之紅線,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制度性規範,杜絕中國利用台灣內部矛盾推行強制性統一。

第二項行動方案為「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賴清德表示,和平必須靠實力,投資國防就是投資安全和平。面對中國對區域對我國不對升高的軍事威脅、霸權野心,日韓菲甚至澳洲等印太民主國家正逐漸形成島鏈防衛責任分擔機制,台灣作為第一島鏈最關鍵環節,必須展現決心,承擔更大自我防衛責任。

強化國防戰力 賴清德曝光8大具體行動

賴清德強調,將以拒止、韌性、智慧化三大策略,2027年之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稱高備戰能力;2033年進一步建成高度強韌、全面嚇阻的防衛戰力,最終目標是建構可永久捍衛民主台灣的國防戰力。

具體行動為8點,第一,因應全球國防發展趨勢,有序增加國防支出,按照北約標準,明年度國防預算超過GDP 3%,並在2030年之前達到GDP 5%,展現守護國家決心。第二,國防部已經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規劃,

國防部已經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規劃,預計未來8年,投入1.25兆經費,投入台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的有效攔截的先進防空系統,引進高科技與人工智慧,提升國防自主壯大國防產業,邁向經濟與安全雙贏等具備3大特色的先進防衛作戰體系。

第三點,賴清德指出,行政院將會完備條例審查並函送立法院、並請財政部、主計總處妥適規劃財源,避免排擠其他預算。第四點,考量先進科技成功導入,國防部將全面優化裝備採購相關機制,加速各項裝備獲得以及建軍期程,落實防弊,避免延宕。

第五點,國防部就兵力結構優化、新式訓練、戰術、後勤支援等革新配套全面和即時到位,增加國防支出,不僅是提升戰力跟提升國家安全,更是壯大國防產業發展,增加國民所得重要途徑,除了對外採購,更有相當部份投資國內工程,將可以創造可觀產值及工作機會。以台灣在高科技及製造上面雄厚實力,包括半導體、ICT、AI等產業,以及精密機械及相關基礎產業,將可以在全球先進國防跟軍工產業上扮演重要角色。

第六點,政府將盡速訂定國防及軍工產業發展的行動方案,研擬全面提升台灣產業及經濟的推動計畫。第七,為了注意與其他友盟合作,打造供應鏈,將強化高科技的保護管制,全面落實對高科技的保護與運用。第八,國安會將會同國防部及相關部會以投資國防、和平、經濟未來理念,強化社會溝通,凝聚共識,爭取國人的支持與認同。

賴清德:朝野必須團結才能守護國家

賴清德表示,在中國併吞台灣劇本當中,最具威脅的腳本不是武力而是放棄,有些人在中國統戰攻勢下,把堅持民主擁有自由視為對中國挑釁,錯以為台灣人願意割捨自由、犧牲主權,屈辱的接受民主台灣變成中國台灣就可以換舉和平,但事實證明,向侵略者妥協只會換得無止境的戰禍和奴隸。 

賴清德強調,台灣的存在不是侵略者破壞現狀的藉口,作為民主國家,或許朝野藍綠各有不同立場,但深深期待,在守護台灣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反對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現狀的前提下,守護民主台灣,不讓台灣被武力或其他強制性方式所併吞,淪為中國台灣,必須是政府朝野台灣人共同責任,只能團結,也必須團結一致守護我們的國家,為了台灣為了中華民國,我們一起動起來。

以下為【賴清德致詞全文】

今天稍早,我召集了國安高層會議,就當前國家安全情勢,聽取國安團隊簡報。

北京當局近來全面推進企圖把「民主台灣」變成「中國台灣」的相關行動,已經對我國國家安全以及台灣的自由民主帶來嚴重威脅。經過充分討論,我們研擬了兩項「守護民主台灣國家安全行動方案」作為具體的因應策略,以下由我來向國人報告:

一如國際所關注,中國對台灣、對印太區域的威脅正在加劇。近期以來,在日本、在菲律賓,在台海周邊,各類型的軍事侵擾、海上灰色地帶、假訊息認知操作等複合威脅不斷,讓我國在內的區域各方深感不安與困擾。

不僅如此,北京當局也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加速侵略台灣的軍事整備,持續升高在台灣周邊的演習及灰帶侵擾,企圖「以武逼統」、「以武逼降」,併吞台灣;

武力之外,中國正升高法律戰、心理戰、輿論戰,企圖在世界上消滅台灣主權,更藉「反獨促統」及「跨境鎮壓」(Transnational repression),企圖蠶食鯨吞中華民國政府的管轄權,形塑對台灣實質「治理」的假象;

在台灣內部,中國正加大統戰滲透與分化,混淆國人的國家認同,削弱我們的團結,以強加實踐他們主張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愛國者』治台」目標;

這些作為,目的都是要把自由繁榮、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的「民主台灣」,關進威權專制的「中國台灣」裡,達成併吞台灣,稱霸、宰制印太區域的野心。

因應前所未有的嚴峻情勢,國安團隊已經規劃兩大行動方案,全面應對迫切的國安威脅,全力守護「民主台灣」。

第一項行動方案是:《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

我要重申,「民主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人及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為中華民國、台灣或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灣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由2,300萬台灣人民決定;這就是我們要捍衛的現狀。

因此,我們堅決反對中國扭曲聯大2758號決議、利用二戰歷史文件竄改史實,妄稱台灣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我們更高度警惕,中國在加快「武統台灣」軍事整備的同時,更在國際、兩岸及各領域,加大推進假和平為名的「強制性統一」,企圖把台灣變成中國管轄的一部分。

國家安全沒有妥協的空間,國家主權和自由民主的核心價值,是我們立國的根本,無關意識形態之爭,更不是「統獨之爭」,而是我們要捍衛「民主台灣」、拒絕臣服為「中國台灣」之爭,這就是台灣人民的共同立場。

為了捍衛主權,打造堅強民主防禦機制,我們的具體行動是:

第一,國安團隊將偕同相關部門成立常態性專案小組,以「『民主台灣』vs.『中國台灣』」為主軸,研擬行動計畫,透過國際及國內的戰略溝通、歷史敘事、反制法律戰等多元手段,結合全社會及友盟國家,向全世界展現我們守護「民主台灣」、堅定維護現狀的決心和意志,全面反擊北京企圖消滅中華民國主權、沒收台灣人自由等破壞現狀的霸權作為。

第二,事實和真相是民主國家凝聚社會信任,強化國家認同的基礎。行政院將評估在各項重大施政及選舉期間,中國的介入干擾與可能衝擊,藉由事實揭露及正確資訊的充分流通,加強各界對北京干預我國內部事務、推進「強制性統一」的認識與警覺,強化我們的國家認同,團結內部一致對外。

第三,今年三月發布實施的因應中國統戰滲透及國安威脅的十七項策略,已經有初步成效,政府將持續落實執行,並加速推動國安十法立法及相關行政措施,強化國家安全的維護。

第四,對於中國對台灣人民的跨境鎮壓,行政院將偕同國安會採取具體措施、有效的反制作為,包括:建立受害者通報連繫及保護機制;加強與友盟國家與國際組織的戰略溝通,強化跨國合作保護潛在受害者;健全法制,對協助中國進行跨境鎮壓,傷害國家和國人的在地協力者,一定給予嚴懲。

第五,歷來所有民調都顯示,國人壓倒性反對中國設定統一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我們應該透過政府政策宣示、立法院決議、政黨及民間團體之集體作為,共同確立「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是台灣社會不可碰觸之紅線,並在此基礎上,對國內政黨、法人團體、民間社團等與中國進行交流及政治對話,建立制度性規範,以民主治理及透明化原則,杜絕中國利用台灣內部矛盾,推進「強制性統一」。

接下來,我要向國人說明第二個行動方案:推動《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

和平必須靠實力,「投資國防就是投資安全、投資和平」。面對中國對區域、對我國不斷升高的軍事威脅及霸權野心,日本、南韓、菲律賓,甚至是澳洲等印太區域民主國家,正逐漸形成「島鏈防衛、責任分擔」的共識,進行更多的國防投資,強化對中國威脅的因應。

台灣作為防衛第一島鏈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環節,更不能夠變成區域安全的間隙。我們必須展現決心,承擔更大的自我防衛責任,以「自主防衛」及「聯合嚇阻」,加速強化國防戰力,應對威脅;我們將以「拒止」、「韌性」、「智慧化」三大策略,達成以下三個階段性目標:

第一個目標是,2027年之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有效嚇阻中國威脅;

第二個目標是,2033年進一步建成高度強韌、全面嚇阻的防衛戰力;

最終的目標是:建構可以永久捍衛「民主台灣」的國防戰力。

我們的具體行動是:

第一,因應全球國防發展趨勢,有序增加國防支出;按照北約標準,明年度國防預算,將超過GDP 3%;並且在2030年前,達到GDP 5%,展現我們守護國家的決心。

第二,為了籌建因應未來戰爭型態的關鍵戰力,國防部已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的規劃,預計在未來八年(2026-2033年),投入1兆2千5百億元的經費,來建構包括: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先進防空系統;引進高科技及人工智慧,建構高效決策、精準打擊之強韌防衛作戰體系;以及提升國防自主,壯大國防產業,邁向經濟與安全雙贏等,具備三大特色的先進防衛作戰體系。

第三,行政院將會完備條例審查並函送立法院,並請財政部、主計總處妥適規劃財源,做好財務管理,避免排擠其他預算。

第四,考量新科技的成功導入及快速迭代特性,國防部將全面優化、健全裝備採購的相關機制,加速各項裝備獲得及建軍期程,落實防弊、避免延宕。

第五,引進先進裝備、配合不對稱戰力及防衛韌性持續建構的同時,國防部將全力就兵力結構優化、新式訓練、戰術、後勤支援等革新配套,全面而即時到位。

增加國防支出,不僅是提升戰力及國家安全,更是壯大國防產業發展,增加國民所得的重要途徑。這次的特別預算除了對外採購,更有相當部分是投資國內工程、商購及委製項目,將可以創造可觀的產值及工作機會。

以台灣在高科技及製造上的雄厚實力,包括半導體、ICT、AI三位一體的產業生態系,以及精密機械及相關基礎產業,將可以在全球先進國防及軍工產業上扮演重要角色,更可以帶動國內產業及經濟的轉型升級,也讓更多的工程師、科技人才共同參與國防安全的強化,達成國強民富的目標。

第六,政府將儘速訂定國防及軍工產業發展的行動方案,並在此基礎上,研擬全面提升台灣產業及經濟的推動計畫。

第七,為了助益與友盟國家合作,打造非紅供應鏈,我們將強化高科技的保護管制,全面落實對高科技的保護與運用。

第八,國安會將會同國防部及相關部會,以「投資國防,及投資和平,投資台灣經濟未來」的理念,強化社會溝通,凝聚共識,爭取國人的支持與認同。

各位國人同胞,在中國所有併吞台灣的劇本當中,最具威脅的,不是武力,而是「放棄」。有一些人在中國的統戰攻勢下,甚至把堅持民主、擁有自由都視為對中國的挑釁,錯以為只要台灣人願意「割捨一些自由」、「犧牲一點主權」,屈辱地接受「民主台灣」變成「中國台灣」就可以換取「和平」。

然而,歷史證明,向侵略妥協,最後只會換得無止境的戰禍和奴役!1938年的歐洲,曾經相信只要捷克割讓一些土地給法西斯,就可以換來「一世代的和平」,結果迎來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無數的苦難和悲劇跟著而來。1951年,西藏人民一度以為和北京簽署了「十七條協議」,就可以守住西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但結果是西藏人民的雪國,變成了共產黨腳下的紅色高原。

民主不是挑釁,台灣的存在更不是侵略者破壞現狀的藉口!

作為民主國家,或許朝野藍綠各有不同立場,但我們深深期待,在守護中華民國台灣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反對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現狀的前提下:守護「民主台灣」,不讓台灣被武力或其他強制性方式所併吞、淪為「中國台灣」,必須是政府、朝野以及全體台灣人共同的責任,我們只能團結,也必須團結一致,才能守護我們的國家,守護作為台灣人民的自由。

現在,國安團隊及行政部門也將展開行動,為台灣打造足以保衛自己的國防戰力、經濟實力,以及民主防衞機制,為鞏固台灣安全及國家主權,樹立無可動搖的基石。

為了台灣,為了中華民國,我們一起動起來!

謝謝大家

天佑台灣!台灣加油!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