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導,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正與Google母公司Alphabet進行高層談判,計畫自2027年起斥資數十億美元,向Google採購其自研AI晶片「張量處理器」(TPU),用於Meta自家資料中心。此舉一旦成真,將使Google成為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最強勁的直接競爭對手。
路透報導,參與談判的人士指出,雙方談判內容還包括Meta最早自2025年起,向Google Cloud租用TPU晶片。這是Google首次考慮將TPU從「僅限自用」轉向對外銷售與出租,若成功將大幅擴大其AI晶片市場版圖,直接與輝達在資料中心處理器數千億美元的市場展開正面競爭。
據悉,部分Google Cloud高層內部估計,此策略最高可搶下輝達年營收的10%,相當於數十億美元的商機。
消息公布後,Alphabet盤前股價急漲逾4%,若漲幅維持,將首度衝上4兆美元(約台幣125.1兆元)市值里程碑;協助Google製造AI晶片的博通(Broadcom)盤前漲2%,輝達則重挫3.2%。
對Google而言,若能拿下輝達最大客戶之一的Meta(Meta今年資本支出高達720億美元、約台幣2.25兆元,其中大部分用於採購輝達晶片),將是一記重大勝利。近年Google已憑藉雲端服務需求爆發,成為生成式AI熱潮的最大贏家之一。目前Alphabet、Meta與輝達三方尚未回覆路透社置評請求。
近年來,因輝達GPU價格高昂且供不應求,越來越多企業轉向自研或客製化晶片。Google的TPU正是其中翹楚。上個月,OpenAI背後的Anthropic才宣布擴大與Google合作,未來將使用多達100萬顆TPU,總值數百億美元。
Google近月氣勢正旺:不僅吸引「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s)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投資其雲端業務、雲端部門轉虧為盈,還憑藉最新Gemini 3模型獲得市場高度評價。
不過,要真正撼動輝達近20年建立的生態霸權,Google仍面臨巨大挑戰。全球超過400萬名開發者依賴輝達獨家CUDA軟體平台開發AI應用,轉換成本極高。市場人士認為,Meta若大規模轉向TPU,將成為業界風向球,足以加速AI晶片競爭格局重組。